老哥的推理太黑暗了,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见此,杨勇直接勒令人赶紧走,别在这里打扰他办公。
“谁稀罕来。”
杨文宇无语地长腿一迈,在推门时忽然想起了老妈的叮嘱,不得不转头道:“老妈今天亲手做的爱心午餐,记得早点吃啊,别浪费了。”
“老妈还让你早点找个嫂子回家,别天天陷进那堆史书和考古地里!”
知道了,知道了。
杨勇摆摆手示意,同时接起不断颤动的通讯器:“海哥,发掘出新东西了?”
“快来,勇子!出大事了!”
对面,海哥的嗓子几乎吼破了,能听到他在抑制不住兴奋地跳脚。
“九号坑?”
“对对对,快来!”
杨勇没再废话,挂了通讯器就匆匆离开,回来连凳子都没坐一下。
门外。
杨文宇看到哥哥匆忙离去的背影,想到刚刚听到的那几句话,有点好奇:这是发掘出了什么?
好新鲜的考古现场!
少年十分自然地跟在哥哥后面数米远,轻手轻脚。
*
“勇子!地质鉴定出来了,这是武皇时期的墓!看规格应该是丞相墓,就是不知道哪任丞相。”
“关于武皇时期的事情,我们应该能知道的更清楚了!”
他们这些后人简直要好奇死了!
武皇时期的史书简直是话本传奇,每每战争都一笔带过,什么“敌人见之,莫不叩首求收”,玄幻小说也没这么过分的描写吧!
到底武皇是用了什么计策,有什么精彩的过程……都好想见识一下。
老祖宗,求求您解开疑惑吧!
以往也有找到几座武皇时期的墓,墓主人都地位太低,藏书里涉及武皇的内容也一致地全是肉麻吹捧。
甚至还有人写血书,祈求下辈子还跟随武皇!
您上路之前喝了多少酒啊?带进墓里的藏书还这么装!也太过分了啊。
武皇时期的习俗,也没有在人下葬的时候还要检查坟墓陪葬品啊。
像其他朝代的墓,墓主人的日记里或多或少有些对统治者的牢骚话。
好在这次终于逮到一条大鱼,他们总算是有可能解开疑惑了!
*
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齐聚一堂,看那墓门的灰土逐渐减少,雕刻在上面的墓主人名讳也显露出来。
“仇—东—升!”
杨勇一字一字地念出来,和同事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这是武皇时期寿命最长的一个丞相!”
“他曾经批命武皇脑后有反骨,在上京时,他还曾派手下弟子去劝旧主杀了武皇!”
“那弟子回去就和这仇东升闹崩了,直到武皇统一中原后登临大位,才和仇东升关系好转一点。”
旁边的海哥摸着下巴,确信道:“他这墓里应该有留点真东西了。”
*
紧张的发掘工作缓慢进行。
期间,被哥哥赶走的杨文宇另辟蹊径,他在期末考试后凭借清北大学高材生的身份,申请了地方新闻部门的实习。
然后,他撺掇着带自己实习的记者华圆安来采访考古营地。
听了一脑子的阴谋论后,杨文宇是真的好奇了,采访前的每天晚上他还会刷热播剧《武皇传奇》,压根不耽误磕cp。
现场。
“您好,华记者。”
杨勇僵硬地笑着,努力表现出和善的一面,然而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站在摄像头视角外,跟着华记者观摩现场的杨文宇,被哥哥凌厉的目光狠狠刀了数下。
“您好,研究员杨勇先生。”
“请问杨先生,最近……”
华圆安直击重点地问道,了解最新情况。
忽然,营地里传来兴奋的喇叭声。
“侧墓室要打开了!”
考古学家已经到位,这是在通知历史学家跟上。
华圆安和营地负责人商量了一番,于是摄影师也跟了下去,记录第一手考古资料和现场。
杨文宇戴着防毒面具走在后面,只觉得甬道很狭窄,这侧墓室也不大。
几个锈蚀的架子上摆满了书册,武皇赏赐的财物,最上面一层却是一个纤尘不染的锦盒,十分奇异。
锦盒旁边是一卷刻字竹简,介绍了锦盒来历:武皇在仇东升的九十大寿时赐予的宝物,可记录人生中最珍贵的一副画面。
可惜是一次性的。
仇东升刻字时很有精神,更是稀罕只有一块宝物:他想记录的何止这一副画面!
“古代版本的照相机?”
杨文宇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也不对,那时候照相机有几个,也没被位高权重的人当作见都没见过的宝物啊。”
“到底是什么玩意?”
做好完全准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