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怒之下将他关在家里读书,他就做不成这件事了。
怀安安抚好了赵盼,天色将晚,拒绝了赵老太太和赵婶婶的热情留饭,便要回家了。走到院子里遇见从前衙回来的赵伯伯,恭恭敬敬的道了一声告辞,窜的比兔子还快。
带起一阵风,将赵知县的袍角都掀了起来,他无奈摇头:“这孩子……”
怀安离开后,赵盼觉得父亲当着好友的面打他,丢了面子,躲在屋里不肯出去。
赵淳亲自到厢房去,“笃笃”敲了两下门,沉声道:“吃饭。”
赵盼一边赌着气,一边又片刻不敢耽搁,开门去堂屋吃饭。
……
怀安终于领教了雕版印刷的效率——真是慢的令人发指!两位掌柜轮番催着刻板师傅修改雕版,紧赶慢赶,终于在月底见到了样书。
怀安拿到样书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套活字印刷工具,纯铜的,印的又快又好!”
沈聿十分惊讶:“你还知道活字印刷呢?”
怀安忙托词道:“工匠们聊天时我听了一耳朵。”
沈聿对妻子道:“看来由着他折腾,还有意外的长进。”
许听澜正在看样书,说是书,其实是一本卡纸做成的小册子,只有巴掌那么大,用木质活扣装订,封面“图说千字文”五个字是赵盼的笔迹,稚拙可爱的正楷。
与普通书本不同之处不止于大小,还有可以拆开的活钉。拆开后就是一沓卡纸,可以分别背诵。
“还真不错呢!”许听澜夸赞道。
“是吧是吧!”怀安来了精神,铺开一张宣纸,像个小狗腿子一样给老爹递笔:“您帮我写一条腰封,就盖您的私章。”
沈聿显然不明白“腰封”是什么东西。
看着儿子热诚的目光,又不忍拒绝,疑惑地问:“可是作一篇序?”
怀安摇头:“不是,是一条细长的纸,包在书中间的位置,买回去可以当做书签。”
后世的图书出版,几乎是“无书不腰”,请名人写推荐词,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变相广告。虽然遭到不少读者口诛笔伐,却依然“长盛不衰”,足以说明它的有效性。
“推荐词我都想好了,您就写:关注幼儿启蒙教育,别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沈聿:……
幸而他理解能力强,很快明白了怀安的意思,并高度概括,做出如下总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怀安显然不甚满意,不过求人办事嘛,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于是千恩万谢的拿着字去了前院,命长兴送去书坊,并按娘亲的提议,先印五千本,定价三钱,往各大书店铺货。
……
当院子里的葫芦架子绿叶成荫的时候,第一批《图说千字文》问市,被各大书店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并在店门口写着:本店新到蒙书《图说千字文》,购书有精美礼品相赠,每日限量二十份,先到先得。
所谓精美礼品,其实只是一个粗布包,布包是浅绿色的,前头还缝有一个白色口袋,是怀安打好“设计稿”,找郝妈妈特意缝制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多是用竹、藤编制的书箱携带书籍,而蒙童不需要携带那么多的书远行,通常不用背负书箱,只需要一个布袋,又叫褡裢,搭在身上,装几本日常用到的书去上学。
怀安的这个布包显然比褡裢更方便,因为有一条长长的带子缝在两侧,可以斜挎在身上。
挎着小绿包晃来晃去,总觉得上面缺了点什么,比如“为人民服务”。
他被自己的幽默感笑倒在榻上。爹娘妹妹坐成一排,看傻子一样的盯着他。
怀安怕被当成脑残患儿,赶紧爬起来坐好,指着布包的右下角:“在这里绣一个简单的蒲公英。”
要将品牌打出去,Logo是必不可少的。
郝妈妈平时只绣寓意吉祥的纹样,还没绣过蒲公英呢。好在她心灵手巧,寻了个帕子试了两次,一朵清新可爱的蒲公英跃然而出。
怀安极为满意,命长兴找了个裁缝铺子批量定做,每日只做一百只,限量赠送。
一百份礼品,分到各家书店最多只有二十份,所谓物以稀为贵,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