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里的沧海一粟。
但哥白尼为科学殉道的精神,开启了现代科学思想上的革命,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也为牛顿等人铺平了道路。】
大家:“7
大家:"?!"
大家:"……"
朱权深吸了一口气:“意思是……我们脚下的球,叫地球,它不是宇宙的中心……”
蹇义在心神动摇之间,忍不住问:“这意思,难道是说,那宇宙中,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球……星球……那星球上,也生活着人吗?"
李景隆恍然大悟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啦,那兔朝为什么这么物理充沛,原来,他们是为了防备那其余星球上的人!防备他们来攻占咱们的星球啊!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快递,每天都要运那么多快递!"
“那,那……”朱橚结结巴巴,“我们以前以为的神仙,莫非是其他星球上的人,怪不得那兔朝,一点也不迷信,开口闭口全是唯物……"
朱元璋立刻道:“咱封的那些城隍,可都是有名有姓的自己人!是本土的,你们别想多了!”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想道:
以后封这些神啊仙啊的,可得好好做个背景调查,背景有疑问的,一概不用!
唉,以后难道除了外国的事情外,还要考虑外星的事情吗….
怎么回事啊。
只是几百年的时间,怎就日新月异到了这个地步....
果然,做人不能落后
!
做星,也不能落后!
【公元5世纪,我国南北朝时期,有透镜取火的事件记录,到了唐朝,透镜通过朝贡和贸易较为批量的进入我国。
唐朝人认识到,虹由日光和水滴产生,并搞出了人造彩虹。】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如今,蹇义也只能迷茫地当个复读机,无意识地复述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了。
【公元1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伊本·阿尔海桑精确表述了反射定律,对人眼做出详细描述,提出光在介质里走的最短距离。】
"公元10世纪……”朱元璋琢磨着,"这些会不会也写成了书?如果写成了,那元朝人有没有一同翻译过来?嗯,老十七,你回头去文渊阁里再翻翻,万一有,咱们就又赚了。"
【1286年前后,意大利人用凸透镜做了可佩戴的原始眼镜。
彼时,我国处于元朝,东西方交流非常频繁,不少笔记里出现了“叆魂”。
到底是不是眼镜,还没有考古验证,但是理论上已经传入我国了,在那以前,人们老早就在利用透镜的放大功能,用作手持放大镜,老年人会用作老花镜。
所以我看电视剧里老朱经常拿着一个单片眼镜在那边看地图,倒是也很符合历史。】
大家不禁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皱眉:“看什么看?咱眼睛好得很!别说那地图了,就是有谁有那鬼蜮心思,在那边贪赃枉法,咱都看得清楚明白!"
其实确实拿着叆魂在看地图的他,只是在嘴犟而已。
【14世纪中叶,人们把锡汞合金液体涂到玻璃背面,做出了最早的玻璃镜——嗯,这东西有毒,和现代镜子不是一码事。
现代镜子是1835年,德国科学家利用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把银析出镀在玻璃背后发明的。水银和银是两种镀银的概念(。】
大家听了半天,没弄明白硝酸银是什么。
但他们在想:“可不可以用银来试试?这会不会有点贵?”
朱柏说:“听上去就是薄薄一层,应该贵不到哪里去。何况,这镜子若是做了出来,也是会卖个富人的,他们倒觉得贵点好,和普通的不一样。"
4;不错,不错。"朱椟连连点头,“我就是这般想的。我怎可用那贫贱的东西。”然后他发现了,大家在看在他。
这不可怕。
可怕的是。
老朱也在看他。
【16世纪,人们用两个凸透镜发明了显微镜,微观世界向我们打开大门。】
朱橚一惊,他的大脑瞬间敏锐起来:“显微镜,微观世界!难道这显微镜,可以看见平常看不见的细菌?爹,我要它!"
老朱还是愿意宠着如今的老五的:“放心,这显微镜会有的……按着这样说,倒是简单。”但他再仔细想想,又犹疑道,“只是将那两个叆魂叠在一起,似乎也并没有看见很多啊?”
"应当和其打磨的形状有关。”朱棣在旁边说,"如今已经说破关窍了,此事不难,交由工匠慢慢实验即可。"
【1608年,汉斯·李波尔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