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秦始皇(4 / 5)

340;王离,被项羽一战而灭,这样惨烈的战事自然需要有人承担责任,可能怪谁呢,长城军团一直由蒙恬统率,蒙恬却被无端下狱随后冤死,军中早已民军心动荡,王离的失败似乎也早已预见。】

【这一切,只能由章邯来背负。】

【一个将领败了一次就罪不可赦吗?】

【崇祯已经用他的结局向我们证明了急功近利的后果是什么】

【此时,秦二世和赵高问罪,章邯知道妻子已被杀,自己回咸阳也只有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章邯只能投降。】

【同样的大败,李信当年狂妄称只要二十万秦军就可灭楚,结果大败,可即使如此大败,始皇也未曾杀李信,始皇他自己背起了这个责任,史书记载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话虽然不太好听,可责任却实打实的由始皇自己背了起来,李信此后又参与了灭亡燕国和齐国的战争,表现可圈可点。】

【章邯和李信结局的不同,就是始皇和胡亥的差别,当一位君王不愿意背负起责任,却只会一味推脱时,臣子会动摇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来人们说,章邯的投降才是秦真正灭亡的那一刻。】

【是啊,关中之地门户大开,楚军尽数入关中直进咸阳。

【秦,确实亡了。】

【而这,成了章邯一生的污点和悲剧的开端,尽管项羽封章邯为关中三王中的雍王,章邯却自此再也无法挺直脊梁。】

【秦楚恩怨绵延数百年,秦灭楚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谣,就可知楚人对秦国仇恨之深,再加上粮草的问题,项羽于新安屠杀了章邯手下的二十万秦军,随后他进入咸阳更是尽杀秦国宗室,抢掠关中财物,肆意杀戮劫掠关中百姓。

火烧咸阳宫,大火三月不灭,大量先秦时代的典籍和记载失传,这是对华夏文明的一次重大打击。】

始皇看着天幕上咸阳城熊熊燃起的大火,那通天的火焰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似一头猛兽扑向无辜的众生,所到之处哀号遍野,直到扑到他面上,令他的眼睛也一片通红。

在火海和刀兵下挣扎哭喊,四散奔逃却被楚军砍杀的关中老幼和儿童们

被掘坟开棺夺走棺中金银的墓葬

被侮辱强.奸的年轻女子们……

一幕幕不忍目睹的画面就这样毫无遮掩的呈现在众人面前,让许多不曾直面过战乱的人们惊叫出声,更有许多父母捂住了身边幼儿的眼睛。

扶苏被天幕上的惨象惊住,一时不能动弹,原来,国破的下场便是如此吗!

秦国几百年的经营,在这把大火中化为飞灰,关中的老秦人们看到了秦国一统天下,还没来得及得到自己应得的赏赐,就迎来了血腥的杀戮。

汉武帝看着天幕也为之震颤,他自小在宫中金尊玉贵的长大,日常爱好骑马打猎和排练战阵,书中描写再如何残酷,也无法想像出这样真实的乱象。

果然,匈奴必须要打!否则这天幕上今天展现的一切,明日就可能发生在长安城,发生在我大汉的百姓身上,朕绝不容许!

李世民倒是最淡定的一个,可他眼底的痛惜却无法遮掩,他是亲身经历过隋末乱世的人,隋末先是炀帝暴.政致使天下生民减半不止,再是随后各路反王混战,比天幕上更惨的景象他也亲眼见过。

大唐,绝不能步其后路!

【项羽的这一系列做法,从他个人立场来说,当然是报仇血恨了,可从争霸天下的立场来说,他的失败正是由此开始。】

【而章邯,二十万关中子弟随他出函谷关,却一个也没有回来,这里的章邯和后来在乌江边不肯过江的项羽,二人的的心境恐怕别无二致。

对此时的章邯来说,若时光可回溯,他可能宁愿当初死战到底也绝不投降。】

【他至死都将背负对关中百姓和二十万秦军的愧疚,关中百姓恨项羽却更是恨透了章邯,因为他是一个背叛者,靠着二十万秦军的鲜血换得了他雍王的王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