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在前,但是到他自己又极其的偏心李泰。
而明太宗朱棣,有靖难之役在前,到他这继续立自己的好圣孙。】
听到此处,唐太宗李世民又开始自省。
当年他就想着一碗水端平,长子有太子之位,次子自然要疼爱一些,不想…
【补充一点,瓦剌敢如此对明朝叫嚣,除了他的实力比鞑靼强大外,还因为他处于西北部,躲开了明朝的贸易封锁。
对于重护甲方面,瓦剌可比鞑靼要强的多,因此瓦剌有数目庞大的重骑大军。
咱们继续说回明太宗第二次北征,和第一次一样,明太宗朱棣还是稳扎稳打的战略推进,确保军队有充足的补给。】
乐瑶放出紧张的音乐,擂鼓阵阵,让天幕前众将领的心一下提了起来。
而神迹面前的朱允炆听着紧张的鼓声,却让他异常烦躁。
因众臣都闭上眼睛,朱允炆的心理活动便肆无忌惮起来。
【明惠帝朱允炆】:两次出征,劳民伤财堪比隋炀帝。
【明惠帝朱允炆】:老天无眼,为何不让他死在第二次北伐!
朝堂众臣的眼睛是闭上的,看不见天幕上的弹幕,但是军营中,众将领和士兵的眼睛可没蒙上。
虽然朱允炆下令,但是皇令下发总需要时间门,又不和现代似的,一个电话能通知众人。
此时的朱允炆估计是刺激过头,竟是忘了这点。
见他们陛下如此恶毒的诅咒,众将领和士兵错愕不已。
都说内战无英雄,外站无贼子。
就算他们陛下再如何巴不得燕王死,但此时的燕王朱棣面对得是外族瓦剌啊,希望燕王死?那他们陛下是不是大明亡?!
【瓦剌采用了和鞑靼相同的战术,先诱敌深入。
马哈木首先派出一小队兵马,先让明太宗朱棣打赢一小仗,随后那些被生擒的“俘虏”向明太宗朱棣交代出马哈木大军的所在地。
这样情形不能说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同样是刚到蒙古的明军,同样的抓到俘虏,同样俘虏领路。】
“这外族首领觉的大明皇帝是个傻子,看不出他布局?”赵匡美大为不解。
“若换做明惠帝朱允炆,未必不中招。”赵匡胤道,招数不怕老好用就行。
赵匡美寻思,也是。
“哥,若是你,会如何?”赵匡美。
“将计就计。”赵匡胤没丝毫犹豫道。
“可前方就是陷阱,这不是去送死么?”赵匡美又大为不解。
“你去是送死,我去不是。”赵匡胤出口道,他不是在讽刺赵匡美,他在说事实。
论打仗,赵匡胤绝对能上最能打仗帝王的排行榜。
【咱们再说说马哈木那里的布局,他选忽兰忽失温作为瓦剌于明朝大军决战地点。
此战,马哈木可是带上了瓦剌的全部家底,包括瓦剌的三万重骑兵。
他决心定要大败中原大军,取大明皇帝首级!】
朱允炆听瓦剌竟然有三万重骑兵,如此还能败了?
【明惠帝朱允炆】:瓦剌如此还能败?
“这个昏君!”大将平安直接开口骂,他没想到自己忠心效忠的帝王竟然是如此昏君。
这一刻大将平安真的后悔了,他拼命保卫的究竟为了什么。
如今回想起来,燕王朱棣为何要反,若不是那个昏君下死手削藩,燕王怎会反。
大明的江山是谁在守护,那个昏君又在做什么,除了关起门来打自己人,他还会什么。
若上位之后,他能把削藩这股狠劲用在对付外敌上,还有谁敢反他?!
“将军,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下官可什么都没听见。”奉命押大将平安回都城的下官恨不得捂住大将平安的嘴。
“我就骂了,我平安就骂那个昏君!”大将平安不改口,他才不苟活!
【马哈木一切都布置好,只等着大明皇帝入他的陷阱。
忽兰忽失温是典型的山丘地带,四面隆起、中间门平坦,特别适合突击作战。
只要大明部队一来,他便立马让重骑大军四面而下,正面出击,利用重骑兵的强大的破阵能力,直接把明朝的大军冲散。
将明朝主力大军冲击成几路,然后一一击破,最终全部歼灭,多么完美的计划!】
完美的计划!
一行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按照行军战术来说,马哈木这个计策的确不错,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稳妥。
特别选的主战场还对他十分有利,若明朝大军一旦入局,怕是难以脱身。
“哥,重骑不是怕轻骑么?”赵匡美记得神迹之前分析过。
“三万重骑,势如破竹。”赵匡胤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机动性的优势就没了。
“那步兵么?之前不说轻骑怕步兵么?”赵匡美使劲回想神迹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