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
【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的李隆基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说以后军国大事以后都交由皇帝处理,然后再报告给他,等收回两京之后,他就不再过问政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初李隆基让李亨被迫当了没有实权的太上皇,现在,他的儿子也让他成了太上皇,甚至都没有提前告诉他一声。】
被点名的李亨听到自己名字,迅速弯下膝盖跪在地上,在他身边是早已跪下多时的李林甫、杨国忠等人。
视频在这个时空发布的时候,李隆基正在上朝。
除了杨玉环,视频中提到的人都在殿中,这也就导致了殿中乌泱泱地跪了一大片人。
起初李隆基还有心思跪一个骂一个,到这会他却像是浑身力气都被抽走了一样。
“太子,你跪什么?“李隆基一顿,“不对,你是该跪。你竟然甘心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换做是朕,早就政变夺权了…… ”
他宁愿李亨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就发动政变,夺了他的皇位,也好过在安史之乱中尴尬又无奈地成为太上皇。
李隆基还有更隐秘的心思:如果他在安史之乱前就成了太上皇,安史之乱说不定就不会算在他的头上,在世人、后人心中,他还是那个英明的君主。
李亨声音惶恐:“臣不敢!”
上一个谋反的太子李瑛是什么下场,他可还没忘。
李亨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我什么都没干,不然这安史之乱的锅怕是要扣在我头上了。
阿耶还有贵妃背锅,我找谁背锅去?
也幸好我什么都没干,李亨偷偷看了眼光屏,光屏中的李亨在官员的拥簇下登基为帝,既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我在后人眼中应该算是个力挽狂澜的皇帝吧?
-
【大唐最高权力的交接就这样完成了,这也标志着属于李隆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可他带给大唐的灾祸还没有结束。】
【这场长达八年、影响巨大的“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止它对大唐的摧残。】
【李隆基安心在蜀地等待着唐军平乱之时,大唐百姓生活在人间炼狱中,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使得鲜血渗透了大唐每一寸土地。】
【……】
唐军对叛军的作战有胜有负,但胜仗没能让观看视频的李世民等人展颜,数场败仗让他们的脸色越来越差。
【……至德元年十月,叛将尹子奇围攻河间四十余日,颜真卿派兵救援河间,大军遭史思明阻击,河间沦陷,守将李奂被杀。】
【景城陷落,太守李暐投水自尽。】
【饶阳被围攻一年,太守李系投火而死……】
光屏中的叛军再度攻下一城,他们穿过断壁残垣,大笑着冲进这座已经看不出昔日繁华的城池,这些叛军掠夺城中的金银财帛,掳走城中的女子,将老幼视作玩物,玩闹间便随手掷出一刀夺去这些无辜百姓的性命。[]
视频中的多数战役都只一笔带过,没有对应的画面出现,这些一笔带过的战役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足以让人窥见其中的惨烈。
四十余日、一年。
对于旁人来说这只是书上的几个字,可对被敌军围困的城中将士和百姓来说,这几个字凝结了他们在城中坚守的所有痛苦和绝望。
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有援军,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所以他们每天怀着希望醒来,又怀着失望睡去。
他们不知道敌军今日什么时候来袭,不知道今天是否还能守住城,所以把每一天都当成是自己的身死之日。
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然后在城破之日迎来敌人的屠刀,迎来早已料到的死亡。
这是叛军还没抵达长安便仓皇逃离的李隆基永远也不能体会到的绝望。
如果说文字无法让一些观众想象出守城的惨烈,那接下来的视频便让他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残酷的守城之战。
光屏中央出现一个面容坚毅的男人,他头发凌乱,眼中布着血丝,瞧着已经许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尽管如此,他的眼神依旧凌厉如刀。
他望着不远处冒着炊烟的营地——那里正是叛军的驻扎地,脸上神色莫名。
-
“张巡?”
张巡此前在视频里已经出现过一次了。
一次是安史之乱片段刚开始时作为名臣和高仙芝等人一同出现,提到他在天宝十五年初,以县令之身起兵抵抗叛军。
张巡不仅攻入了雍丘城,还在雍丘坚守了数月,多次打退想要再次攻破雍丘的叛军。敌军见久攻雍丘不下,便撤军离开,张巡乘胜追击,大败敌军,使得雍丘守军士气大振。
那次出现让李世民记忆深刻,因为他想不通这样一个有才干的人为什么只是一个县令?
李世民:李隆基的眼睛果然瞎了!
因此在张巡又一次出现在视频中时,李世民一眼就认出他了。
李世民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