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大富翁的儿子,就说还有谁比她更骄傲?
“回家,先回家说话,别冻着了。”
回了屋里,嫂子们和侄子们也都过来了。
一家人都很欢喜。毕竟沈家树和唐年年可都好几年没回来了,一家人难得能团聚。
等几天沈家其他兄弟们也要回来过年了,到时候真的是一家团圆。
刘桂花进屋就把最小的孙子有光抱在身上。
毕竟老三家的孩子前两年还回来了。老四家的这乖乖还真是第一次回老家见人呢。
虽然不和自家姓,但是看着这乖巧可爱的样子,老太太都没办法说不爱的。
算了,甭管姓啥,这不是都喊自己一声奶奶吗?
有光回了村里,那可真是热闹了。
有光在奶奶身上坐了一会儿,就被哥哥姐姐们抱出去嘚瑟了。这些孙子孙女们都长大了,懂事了。但是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叮嘱着,“可别乱跑,摔了弟弟。”
十几岁的大孙子沈有明道,“奶,放心吧,我盯着呢。”
孩子们一走,大人们也开始聊了起来。
李队长也跑了过来,好奇和沈家树聊起村里的变化,语气里都是感激。
不止李队长感激,门外看热闹的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如今沈家树的形象可再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同村年轻人了,而是带着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的领路人。谁要是敢说沈家树一句坏话,那是要被人吐唾沫的。说不得还要来老沈家告状。
说实在的,沈家树自己这会儿心里都不算特别平静的。他还真没想到如今村里变化这么大的。
他当时是抱着带大家出去赚点钱的想法的,就是没想到,自己真的能给村里带这么大的变化。
一想到这个村子因为自己而变得富裕了,沈家树心里那自豪和骄傲就有点儿压不住了。
特别是唐年年在边上眼睛发亮的看着他,那眼里的崇拜神色火热的让沈家树浑身都飘起来了。
他咳了咳,“都是靠着大家自己勤劳肯干,只要勤快,日子不会差的。”
好不容易大伙儿回去了,刘桂花又拉着儿子儿媳妇,两口子才有时间回房间里面换一身衣服,洗个热水脸舒坦舒坦。
屋子里的家具都是新做的。
唐年年从背后搂着沈家树,“不知道咱们在镇上的房子怎么样了。”
“改天去看看。”
“嗯,带孩子去看看,那可是咱们的家呢。”
在唐年年心里,那才是他们两人的小家,属于他们的家。
在这边反而更像是客人一样。
无忧无虑,最快乐的还是孩子的。小有光跟着哥哥姐姐们出去跑了一圈之后,回来可精神了。
回来洗脸洗手的时候,还在和自己爸妈念叨着村里多少小朋友,他看到了多少小动物。说村里的狗狗别家里的旺旺要大好多,而且也很听话。
说还看到大肥猪和小猪仔了,还有牛牛。有放牛的哥哥还抱着他坐在了牛背上面。
说着说着,才打起了哈欠。
沈家树和唐年年就在边上听着。
唐年年给给孩子脱衣服,沈家树则撑着脑袋侧躺在床上,看着自家儿子晕晕乎乎的模样。
然后和唐年年笑话道,“也就这会儿高兴,真让他在这边待着,要不了几天就要喊了。他这么懒,可过不来村里的日子。”
唐年年也忍不住笑了,“得亏他不用下乡,要不然我真担心他在乡下赚不了工分养活自己。”
“不担心,找个有钱媳妇儿,就和他爹一样。”沈家树道。
唐年年笑着拍他,“别瞎说。”
沈家树嘀咕着,可真没瞎说。他儿子要是真的没用,他一定要教会儿子如何吃软饭。
毕竟脸还是很好看的。吃软饭不丢人,只要别软饭硬吃就成了。
总比没饭吃强。
当然了,这话还是不能和媳妇说多了,不能破坏自己在媳妇心里的形象。
第二天唐年年和沈家树就去了一趟李队长家里,给李青翠送礼物。
再次看到李青翠,沈家树和唐年年都明显的感觉到了李青翠的变化。
比以前自信,气质看着也沉稳一些。
就是性子还是爽利,看着两人来了,高兴的哈哈大笑。
李队长道,“这么大的姑娘了,注意一点。”
李青翠道,“注意啥啊,我们家老程都不嫌弃我,就喜欢我这耿直的样子。”
李队长:“……”说起这女婿,他就烦。大闺女愣是拖到这个年纪才出嫁,他都算在了程向阳的身上了。
要不是闺女主意大,他还真不同意这门亲事。
而且心里也时常后悔,要是早知道还是和这姓程的结婚,他就该早点同意这门婚事的。
反正李队长觉得自己在找女婿这事儿上面,总是容易糊涂和眼瞎。
这话他没和闺女说,倒是等李青翠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