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75、
每天早晨。天还不亮。同学们就起床到操场跑步了。他们围着操场跑十圈。即三千米。天天如此。跑操结束后。体操队的同学们便集中在校内东边的小操场上开始训练。他们穿着清一色的运动衣裤、运动鞋。个子高矮也差不多。也很整齐。看上去精神焕发。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好。他们的教练是魏老师。魏老师领着同学们做了会儿操。然后让他们劈叉。横劈竖劈。紫雪、海超和几个上过戏校的女同学都能劈下去。而其他的同学。裤裆下面都能钻过大人。支得老高。老师还让同学们试了试弯腰。除了紫雪和海超。他们都弯不下去。腰腿硬的就跟大人似的。在老师的保护下弯了弯。手和脚的距离几乎等于身高了。差点就和仰在地上一样了。同学们的柔韧性和力量差的实在太远了。而体操运动员需要的正是柔韧性和力量。
基于以上情况。老师便组织同学们压腿。按动作要领使劲儿往下压。正压腿侧压腿。反复压。一压就是半个小时。之后。又组织他们踢腿。要求他们要用力踢。有原地正踢腿、侧踢腿、后踢腿和旋转三百六十度的正踢腿。郭兰平记忆尤为深刻的是行进间的各种踢腿。队形散开。前后左右站的整整齐齐。各个伸展双臂与肩平行。掌心朝下。同学们在小操场上。同时从北踢到南。又从南踢到北。反复练习。有时一排一排的踢。张寅老师要求他们要用力踢。速度要快。还要整齐。老师边讲边跟他们做示范。他规范的动作让同学们很受鼓舞。就这样。同学们一踢就是一个小时。天天如此。无论春夏与秋冬。这项练习一直伴随着他们。同学们越踢越整齐。越踢越高。越踢动作越美。越踢越想踢。同学们整体行进间的各种踢腿很有观赏性。曾在学校礼堂上表演过。
弯腰训练。下午的训练时间到了。同学们跑步之后。又集中到这个小操场上。教练让他们绕着操场做了一会儿行进间操。然后开始专项训练。先做体侧运动。老师示范。要求要用力侧身。幅度要大。同学们便按要求一遍又一遍的做这项运动。其次是行进间扭腰运动。最后是两人一组互相保护着做弯腰练习。就这样一直训练到晚上开饭。由于同学们的柔韧性差。因此。这项训练是长期的。艰苦的。他们当时训练的都很刻苦。大多数同学课余时间偷偷地练习。希望尽快把腰练柔软。这项训练也一直伴随着他们。
又一天早晨。同学们跑完步后。训练场地转移到校园东边篮球场北边的那排教室前。他们全体队员要依靠教室的窗台做压腿和踢腿练习。他们每人面对一个窗台。把一条腿搭在窗台上。另一条腿站在地上。因为窗台高。他们的柔韧性差。好多同学站着的那条腿都弯曲了。上身也不直。张寅老师就给他们一一纠正过來。之后。让他们向前摆动双臂。带动身体使劲儿向前倾。每次上身如能贴在搭在窗台的那条腿上最好。贴不住要用力往上贴。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在老师的口令下做这项练习。最后。张寅老师要求同学们上身贴在窗台的那条腿上。十指交叉套在脚上。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把筋几乎拽到极限了。酸痛难忍。但同学们一直咬着牙坚持着。就这样。他们压了这条压那条。练了正压又练侧压。之后他们又一手扶着窗台开始练踢腿。正踢、后踢、侧踢。一踢就是一个多小时。
同学们又回到教室里。把桌子并在一起。他们仰在十指交叉手心朝上的手上。开始练仰卧起坐和腿起腿落。刚开始做仰卧起坐。做不了几次。再往下做的时候双腿光往起翘。于是。张寅老师把他们两人分成一组。一个做一个压腿。轮流做。直至精疲力尽。之后他们以同样的动作做腿起腿落练习。要求两腿并紧伸直。腿起的时候要以腰为中心弯过去。两脚尖要超过头顶才能落下去。同学们做了一组又一组。直到双腿动弹不得为止。但我们沒有人叫苦叫累。直到吃早饭。
与此同时。校园西边的篮球场上。女篮优秀队员赵曼玉正领着她的队友绕着操场做行进间扩胸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等。这是做高强度训练的前奏。是每天都要看到的场面。并一直延续到体校结束。虽然她们才十三四岁。但身高都快一米七了。穿着运动衣精神焕发。尤其是那个赵曼玉。两眼水汪汪的。清澈明亮。五官端正秀丽。肤色白净水灵。真是人见人爱。郭兰平经常看着她的身影满脑子胡思乱想。
有一次。赵曼玉在教室西边的甬路上。撒泼使性低头哭泣时。有个女同学劝她不要哭了。她还是哭。去拉她。她一下子把那个女同学的手甩在一边。依然哭泣不止。一会儿。郭兰平现在记不清有个同学说了句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