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71、
而庞中华的车子就不一样了。他的车子是崭新的。非常的结实。链子盒把链子包的严严实实。他的车子在鲜艳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同学们都很喜欢。在郭兰平的记忆里。好像他们班每个男生都骑过。郭兰平骑了一次。在学校转了一圈。车子很灵。就是不蹬车子还能往前走很远。响声清脆。感觉很舒服。很阔气。心情好极了。不过他骑的很慢。
有一次。郭兰平在校园东边的篮球场上玩。突然见一个同学骑着庞中华的自行车从甬路上横冲直撞过來。其速度之快达到了极致。他骑着车子好像也不看路。即使看路也不管有沒有石块。好像哪里有凸起的石块就往哪里骑。车子咣咣铛铛的响个不停。这个同学从郭兰平身边不远处经过。一阵风似的穿过球场。转过房角朝校园东边那个小操场的方向去了。咣咣铛铛的声音不绝于耳。就这样。这个同学在校园里转了好几圈。像这样的同学也不下好几个。好像庞中华的车子是公家的。谁愿意骑谁就骑。谁愿意怎么摔就怎么摔。连郭兰平看着都心疼。但不知道庞中华看了会怎么样。但庞中华还是谁愿意骑就让谁骑。谁想兜风就让谁去兜。他依然是笑呵呵的。郭兰平被庞中华的容人之量折服了。因为郭兰平受不了别人这样摔自己的车子。
庞中华的车子真是太结实了。质量真是太好了。两年來。不知有多少同学骑过。咣咣铛铛的摔过。有事无事蹬着脚蹬子正转倒转过。但郭兰平从未见这辆车子脱过链。也沒有见庞中华去修过。直到车子旧了体校结束。郭兰平在心里说:还记得你那辆自行车吗。
正月初一。郭兰平随大人们拜完年后。东西两庄的孩子们便集中在一块玩。梦溪爷爷的大儿子龚占晓是个篮球爱好者。他提议说:
“咱们到苏庄小学打篮球啊。”孩子们都高兴的同意了。
说走就走。孩子们很快就到了苏庄小学。到那儿之后。球场上已有好多壮小伙子在练球。他们见了占校。都非常高兴。立即邀请他一块打球。看得出他们一定经常在***球。并且是要好的球友。一会儿。他们分好组开始全场比赛。孩子们以及村里的很多小伙伴在球场东西两边观看。他们打的都很好。而且占校打的更好。这是郭兰平沒有想到的。
只见龚占晓拍着球奔跑如风。带球过人如入无人之境。三步正面投篮以及三步穿过篮筐后。背着篮筐投篮。投球相当准确。动作熟练大方。尤其是在篮下。只要让他摸住球。几乎是百发百中。他们打的热火朝天。个个汗流满面。非常过瘾。孩子们看的也非常解气。郭兰平是带着兴趣快乐地看着他们一直打到底的。这是他记事以來观看的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场球。龚占晓的球技让他非常羡慕。
两个月后。郭兰平顺利考上了体校。晚上看球赛成了同学们最大的快乐之一。也是体校生活中最精彩的华章。令郭兰平永难忘记。那个时期的体育是全民体育。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的伟大号召。连偏僻的小山村都有篮球场。都有这么出色的球队。水泥乒乓球台子更多。乒乓球爱好者更是遍地都是。那么县城的球队又如何呢。
那时的县城。体育气氛更浓。县委县政府、县直各机关、厂矿企业以及各国办学校都有高水平的球队。郭兰平印象深的有:县一中、县二中、机械厂和化肥厂。这四个球队水平接近。最为厉害。这几只球队代表着本县的最高水平。他们中的每个成员。大都在一米八以上。身材高挑。速度、弹跳、投篮以及球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都是过硬的。其中体校代表队最为优秀。经常接受其他三队的挑战。
有一天晚上。机械厂來体校比赛。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比赛地点在学校西边那个篮球场上。体校全体同学排成两队坐在球场北边。球场南北两边高挂着大灯泡。把球场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尽管当时天气还冷。但体校们却感觉像一轮初生的红日温暖的照在球场上和他们身上。同学们热情的坐在一起。那轻松快乐的气氛。不用看球也会感到无限幸福。更何况是看县级最高水平的球赛。并且还有体校们敬爱的老师参加。对于郭兰平和郭敬明等从山沟里刚刚走出來的学生來说。其激动人心更是无以复加。郭兰平想假如自己要是还在农村上学。能见到这样壮观热烈的场面吗。不能。
比赛开始了。两队争夺的很激烈。一个个生龙活虎。快速移动着脚步。场外看球的体校们都在为他们的老师暗暗地鼓劲加油。目不转睛的盯着球场。追逐着球的位置的变化。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