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生命门> 第245章 书记下乡(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书记下乡(1)(1 / 3)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45、

这个公社的党委书记姓尹。大家都亲切的称其为尹书记。他对穆柯寨庄的工作很重视。经常带领公社干部。不顾道路崎岖。翻山越岭十多里。來山庄指导和推动工作。

记的有一次。张寅带着学生们和庄里的人们一起在东洼六亩地栽山药。壮劳力到一里开外的水井挑水。张寅和郭兰平刨泊儿。其他小伙伴。有的往泊儿里舀水。有的摁芽儿。妇女们捧泊儿。他们分工合作。快乐的劳动着。一会儿。郭兰平的三叔郭怀学挑着两桶水从西边的坡下走來。他边走边冲着人们大喊道:

“好好干。尹书记來了。”张寅往西望了一眼。看见郭怀学后边有好几个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身材魁梧。肥头大面。与众不同。张寅想。那个人准是尹书记。他在庄里人们心中是个大官。他的腰上还别着盒子枪呢。紧随其后的是山庄的支书郭怀义。他们边走边聊。满脸含笑。非常慈祥。人们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挑水的摆成一字长龙。甩开膀子。在崎岖的小路上飞奔。

郭兰平和郭敬明不敢抬头。也不敢说话。三下两下一个泊儿。一个接一个的刨着。速度快而连贯。一下腰都不敢直;摁芽儿的也不说话。小手麻利的将一把把山药芽儿一个个的快速准确的摁在水泊儿里;妇女们也不说话。只顾埋头捧泊儿。男女老少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劳动之中。尹书记从郭兰平和郭敬明身边走过。他连连夸他俩手头快。干的好。他们心里美滋滋的。一会儿。尹书记一群人走了。但他们的劳动热情却丝毫未减。

在六亩地附近的山上。住着山外俩人。他们在起石英石。这俩人长期吃住在山上。这俩人真是好干手。那个山梁都快被他俩掏空了。石窝下边的坡上全是白花花的石英石。这俩人一个是马岭的。叫李占井。此人个子矮小。但很敦实。另一个是王家庄的。叫张新民。此人身材高大。健壮如牛。也许是我们这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感染了他俩。他俩居然放下自己的活。來到了劳动的场地。

到这儿之后。他俩看到有两副担子闲着。二话不说。挑起水桶就朝井边走去。加入到挑水行列。尤其是张新民。光着黑黝黝的膀子。挑着担子。甩着粗壮有力的胳膊。脖子上搭了块毛巾。健步如飞。走在队伍的最前边。他憨厚的样子。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他俩是义务劳动。连口饭都不吃。他们的到來使张寅感到新奇。他俩的加入。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劳动热潮。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展开了挑水比赛。而张新民始终遥遥领先。他好像个铁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耐力惊人。人们想。人家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喊累呢。就这样。在张新民的带动下。经过大家齐心协力。这块地很快就栽完了。比预计提前半天完成任务。这么多年过去了。尹书记和张新民的形象还在人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还有一次。尹书记带领公社干部到山庄检查小麦抢收情况。因为天气热。所以人们下地很早。天不明。全庄男女老少就下了地。一直割到早晨**点才回去吃饭。此时。郭兰平已感觉很累。再加上天热。心里堵得慌。一点食欲都沒有。幸亏他母亲做了他喜欢吃的面条。才激起了他的饮食感觉。否则。真不知道如何熬过今天上午。

饭后。郭怀义把镰刀磨的明晃晃的。看上去很锋利。今天上午是一场收割大会战。男女老少齐出动。都集中在距水库最近的那块地里。这块地最大。小麦长势最好。是穆柯寨山庄吃白面的希望。在这农忙时节。学校放假。张寅也早早向地里赶。他刚到地里。尹书记一行人就來了。他心想:检查工作怎么这么快就來了。

原來。他们这次來不仅仅是检查工作。而是要参加劳动。他们的到來。立即掀起了劳动高潮。大家的心情都很振奋。个个摩拳擦掌。一显身手。此时。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尹书记也和大家一样。手拿镰刀。头戴一顶崭新的草帽。脖子上搭一毛巾。张寅也在其中。大家的冲劲儿不言自明。

割麦开始了。刚开始都在一条平行线上。一会儿就拉开了距离。割麦子是张寅的弱项。手拿明晃晃的镰刀。也不知道是方法不对。还是他的镰刀就是钝。郭兰平的手小。本來就握不住多少麦秆儿。但仅有的那点。他几下子都割不下來。他心里很着急。他也想在尹书记面前表现表现。割在最前面。但他越着急。手越沒有把握。力量越集中不起來。越割不下來。每割一小把儿。不知道砍多少次。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刚开始就如此。时间不长。张寅和郭兰平的手就感觉沒劲儿了。腰也酸。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