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生命门> 第243章 郭兰平进城(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郭兰平进城(1)(1 / 2)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43、

郭怀义弟兄四个。到郭兰平这辈共姊妹十五个。其中男孩十一个。另一家郭姓人家与他们同辈的共有九个。其中男孩六个。这样。穆柯寨庄的孩子总数已达二十五人。因此。山庄很热闹。有这么多孩子的欢笑、奔跑、嬉闹。把整个山川都激活了。一切都是那么明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以前。这儿沒有学校。从郭兰平八岁开始。就要翻山越岭到乔家庄上学。中午带上干粮。以棒子面饼子为主。每天來回十几里。郭兰平刚上三年级时。郭兰英师范毕业了。郭怀义就让她留在山庄当了一名公办教师。就这样。他们这儿开天辟地有了学校。

张寅來了以后。全庄男女老少都很欢迎。他大学毕业。知识渊博。头脑反应快。讲课旁征博引生动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他爱好唱歌。喜欢体育。又为这里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当时。全国正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这里条件简陋。沒有体育实施。刚开始上体育。只能是就地取材。组织登山比赛。也是乐趣多多。更可贵的是。张寅爱好打乒乓球。他主动和庄里联系。抹了一个水泥球台。郭怀义还是木工。给他们按要求做了几副拍子。是光板的。这样。乒乓球运动在这山庄校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來。张寅老师把他在学來的打球规则和技术教给了孩子们。

当时。孩子们感觉老师的水平很高。常常跳起來扣球。力量很大。动作潇洒优美。他们都很崇拜他。沒想到的是。仅仅过了短短几个月。郭兰平和郭敬明就能和张寅打个平手。再往后。他俩常常赢他。因为他俩酷爱打球。每节快下课时。他们早已右手握拍左手拿球准备好了。老师一说下课。郭兰平和郭敬明等则以百米起跑的速度离开课桌。直奔球台。抢占位置。精神抖擞。挥拍上阵。左推右挡。抓住时机。费力扣杀。喊声如雷。银球飞舞。构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周末一有空。郭兰平和郭敬明就开战。汗洒球场。寒暑不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展示他们成绩的机会來了。县里要举办中小学乒乓球赛。全县分三片:每片八个公社。我们是南岔片。这个片属于山区。比较落后。郭兰平和郭敬明参加了本公社的选拔赛。结果他俩包揽前一二名。西岭村的李占伟获第三名。他三人组成代表队迎战其他七个公社的代表队。结果他们又大获全胜。然后代表南岔片到县城角逐。

张寅和社中体育老师王同喜一起带队。他们是坐公共汽车去的。这是郭兰平他们第一次出远门。以前最高登上过珍珠山。看到过八一水库。现在他俩要经过八一水库进城。心里非常高兴。一路上。郭兰平的眼睛始终凝视着窗外。好奇的看着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新鲜。因为他从來沒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路边的大树一棵接一棵的飞快的被甩在身后。他们一路向前飞奔的感觉真是过瘾。

沿途经过那么多村庄。都淹沒在波涛般的绿树丛中。更让郭兰平惊奇的是。从八一水库下面开始。直到县城下车。整个窗外看到的是一块地。这大概就是平原吧。到野竹林下车。他们随张寅和王老师走了一段直路。然后左拐弯进城。经过当时县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里有县委县政府、公检法等机关。街道路南是县城最大的百货门市。路北是二层百货楼。路西是新华书店。都是明窗净几。很有生气。街道上人來人往。人声鼎沸。非常繁华。郭兰平和郭敬明都惊呆了。傻傻的看着。因为他们从來沒有到过这么大的地方。沒有见过这么好的楼房。更沒有见过这么多人。他们的心一直处于兴奋和激动之中。通过这里。往南拐约一百米。再往东拐。就到了参赛地点。浑源一中。

吃晚饭了。他们和宋庄队是一组。以前郭兰平从未听说过宋庄这个公社。光知道宋庄是骂人的。偏偏打饭的牌子上写的是宋庄穆柯寨。又偏偏让他去打饭。打饭的人很多。非常拥挤。好不容易排队轮到我了。郭兰平无论怎样努力也说不出宋庄穆柯寨。后边王老师还在一个劲儿喊呢。就这郭兰平也沒打上饭。

带队的王老师非常生气。他大喊了郭兰平。他才又硬着头皮去排队。饭食不错。粉条豆腐猪肉熬菜。青一色雪白的大馒头。要知道。当时他们那儿一年到头只有过春节才能吃到这样的熬菜和馒头。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还有一半是山药面的和荞麦面的黑饺子。所以。他们吃的非常高兴。也很饱。尽管是第一次出门。他们沒有半点想家的意思。这几天的美食以及做饭地点。让郭兰平终身难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