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03、
“到了。到了。”司机师傅说。同学们透过玻璃窗向外看。客车已经进入了一个建筑工地上。吴敬之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喊道:“下车了。下车了。”
同学们象做梦似的來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张寅环顾四周。到处是钢材、水泥和成堆的沙、土、砖、石子等建筑材料。成群结队的建筑工人头戴安全帽在工地上穿梭者、忙碌着。吴敬之等大家都下车后。说:“大家赶快到货车上拿自己的行李。然后在这里集合。”一边说。他一边指指客车前边的那辆货车。于是。大家就向大货车走去。
张寅的行李很简单。一床被褥用一根军用背包带扎成方块。后面扣着一个脸盆;一个小提包。里面装着一身换洗的衣服和一个饭盒、一块毛巾、牙膏牙刷香皂等;还有一个小木箱比较沉重。里面装着书本文具。大家正在货车上忙乱倒腾。这时。白二林走了过來。白二林说:“同学们。咱们先去认一下宿舍吧。然后把行李直接搬到宿舍里。”
陈一雄问:“远吗。”
“不远。就是这座楼。”白二林用手指着北面。张寅早就看见。在他们北面30米处。有两座一座六层高楼。白二林说:“前面那座是男生宿舍楼。后面那座是女生宿舍楼。走。咱们看看去。”于是。同学们跟着白二林向宿舍楼走去。他们谁也沒有空着手。有的扛着行李卷。有的手提行李包。一直上到四层。白二林说:“理科生在四层。文科生在五层。每个系的同学先挤在一个宿舍吧。也好有个照应。”
张寅和陈一雄被安排在408室。由于溥石、韩世英、***、吉鸿昌都回去了。因此。宿舍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安排好宿舍后。同学们又下楼把剩下的行李也搬回宿舍。宿舍里空荡荡的。沒有床。张寅和陈一雄走出宿舍。到418室看看。那里住着三个的化学系的学生。他们也正为此事着急呢。此时。已经是下午6点钟。吴敬之通知大家到宿舍后面的大食堂吃晚饭。
“床呢。沒床怎么睡觉呀。”陈一雄问吴敬之。吴敬之笑笑说:“一会儿到大货车上往下卸床板和车架子。先吃饭吧。吃完饭就有劲干了。”
同学们拿着饭盒走下楼。从宿舍后面一直往前走。约100米处有两个还沒完工的圆顶高大建筑物。分别矗立在路的东西两边。这就是吴敬之说的学校大食堂。其中东食堂还沒封顶。西食堂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只是还沒有装修。几个工人正在用水泥浇灌地面。已经浇灌了地面的三分之二。同学们只能在沒有浇灌的三分之一地面上行走。食堂里只开着一个窗口买饭。张寅和陈一雄在食堂窗口花4毛钱买了一份菜花炒肉。两个馒头。吃完饭菜。他们有免费打了一份小米稀粥。
从食堂出來。走到宿舍楼下。张寅看见化学系的米夫和王爱书已经开始在大货车上往下抬床板了。张寅和陈一雄快步上楼把饭盒放下。又赶快下楼去抬床板、床架子。來回几趟。总算把床支好了。同学们长途坐车颠簸。已是感到很疲倦。大家洗漱完毕。早早睡了。
第二天。早饭后。吴敬之通知大家到一楼大厅集合。白二林早已等候在那里了。等大家差不多到齐后。白二林说:“同学们。我们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要结束了。学校领导非常满意咱们这次活动。今天。我受领导指示。给大家发放工资。”
吴敬之翻开本子开始点名。他一边点名。一边给大家发放工资。同时。还有一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鉴定书。张寅和陈一雄都领到的150元。这足够他们一年的生活费用了。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午饭时。两人还到学校门前的小饭馆喝啤酒。
整个校区都是一个建筑工地。到处一派繁忙的景象。张寅和陈一雄在繁忙噪杂的工地上闲逛。也想熟悉一下新校区的环境。到目前。已经竣工的建筑有两座学生宿舍楼、一座行政楼、一座教授楼、一座职工楼。许多大型建筑都在建设中。其中两座大食堂、一座实验室、一座教学楼等已经完成了主題工程。还有几个大型建筑刚刚开始深挖地基。张寅心想。这个新校区正常启用。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新校区内还沒有道路。沒有一棵树木。也沒有像样的校门。学校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铁栅栏。栅栏旁有一个简易房。是日用品商店。听说是后勤处刘会计家开的。因为整个校区独此一家。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学校门外。有两家小饭店。客人总是满满的。说明生意很好。
张寅和陈一雄在校区内闲逛。不得不防备着脚下的钢筋和砖块。张寅看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