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超级经济帝国> 第131章:曾国藩的困恼(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曾国藩的困恼(1)(2 / 2)

的父母亲都对此深感高兴,愿意祝福他们的男搭女配。

在包令大使和葛罗大使相谈甚欢的时候,他们不停地拿起杯子来干杯祝贺。为此!卡尔蒙德将军不得不小心侍候着他们的兴趣,他们不停地喝威士忌,他则不停地在他们各自的杯子里倒入威士忌。

在长江出海口不是很遥远的海面上,大使们悠然自乐地坐在大英帝国的旗舰上,看着夕阳西下而挥斥方酋。

而在湖南境内的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人家,透过高墙的院落,来到一个主人的屋里,即使这时已经是三更半夜,这里的灯火却依然通明闪亮。

这方圆十里七零八落着一些破旧的房屋,只有这户人家居住得富丽堂皇,俨然是一方地主乡绅人家,不失家门宏伟高达的气派,直烘衬得那些家徒四壁的人家,更加贫穷落魄。

近来两年,喜事连连的曾国藩,正在屋里跟弟弟曾国荃讨论对策。他们兄弟俩人对朝廷打算出兵攻打太平天军既喜且忧,欢喜的是他们兄弟俩可以乘此机遇大展宏图,升官发财!可欢喜的事也正是他们所忧虑的事,他们担心朝廷剿灭叛贼后,有可能对他们来一个杯酒释兵权,步入科尔沁亲王后路。

虽然科尔沁亲王在明面上是统调天下兵马的大元帅,但他们这些实权在握的将军们都知道,科尔沁亲王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中看不中用。因为科尔沁亲王没有精兵在握,真正掌握兵员的是那些朝廷派驻将军和地方巡抚总督,他科尔沁亲王作为皇上钦点大将军、总司令,可是兵员并没有实际掌握在他的手上,他要想调兵遣将,谈何容易。

这些地方大员对朝廷阴奉阳违惯了,哪会把没有实权的科尔沁亲王放在眼里。不把上司放在眼里的封疆大吏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如果他们的实权受到了科尔沁亲王的钳制,那么他们还不如直接把军队指挥权交回给朝廷算了,还当什么封疆大吏。

当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封疆大吏,是每一个地方大员的梦寐以求,可是自从皇上励精图治起,像他们的这种美好愿景似乎越来越渺茫了。皇上摆空科尔沁亲王的三千蒙古铁骑,挂着没有实权的统调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荣誉,来地方走马上任也就算了,还要给地方将军总督摊派人头,说什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皇家卫队,需要抽调地方精锐将士支援朝廷皇家卫队的建立。

什么叫做精锐将士,朝廷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选精锐将士,这才是这些地方总督将军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们比较头痛的问题。

他们本认为随便推举一些普通的士兵,就能应付得过去,给朝廷建立那个什么皇家卫队,于是就能完成了朝廷摊派兵丁的任务。可谁曾料想,他们的人算不如神算,林峰惊人的智慧洞察力,简直是出神入化,这哪里是这些地方总督将军,小鱼小虾们能对付得了的,他们对此只好无可奈何地束手就擒了。

林峰在制定国家每一个政策中,都精明到了极点,没有人能从中寻找出漏洞,他在为自己建立自家军队的时候,更是一项不能马虎行的事。

林峰的举荐责任制最先被应用到军队中来,他的举荐责任制,果然在实行当中帮了他的大忙,也帮他实验了举荐责任制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他后来在给旧式官僚体系的改制中,起到了许多经验作用,大大地帮助了他在改制旧式官僚体系当中的实践意义。

朝廷是怎样给地方摊派兵丁人头呢?林峰在里边又是如何制定精明妙计呢?为人相对谦和礼让的曾国荃只对圣上的睿智得佩服投地。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智若愚的人,也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标新立异的政治思想,这种国家新体制,在他那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神迹,不对此佩服的五体投地也说不过去。

当然!他至今还没有见过圣上,自然是对圣上的神奇叵测更加地崇拜有加了。也许当他见过当今圣上后,会大失所望,觉得圣上也不过是尔尔而已。如果林峰跟后宫妃子们所行之事,被公之于众,那么他在地方官员和人民群众中的美好形象,将一败涂地。

假如帝国人民知道圣上在宫中与妃子行荒淫缪荡的事,什么如今圣上是神仙、世上最具聪明智慧的男人,和才华横溢、伟岸高大的男人之说,都将统统烟消云散,不复存在。可见人在无形中的力量,是多么影响巨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美好形象也是怎样成就的,好比万里长城,岂是一蹴而就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