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在美国三权分立和英国的君子立宪制结合体里边,打着精明的主意是,他要当教皇,凌驾在国王与律法之上。不管是国会一致表决通过怎样的律法,都必须要向他申请。国会一致表决的议案,能否通过,得由他说了算,如此以来已经不言自明,国会只不过是摆在国民前台,成为他隐藏在皇权后台的傀儡,为的是隐人耳目。
在这种政体框架下,不管首相大人实行怎样的国策,也都要来向他申请通过;而法院实则上是皇权的前方代言人,法院对他来说,具有对首相和国会议员起到无比权柄的制裁和震慑作用。
在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的结合体里边,看起来是对大臣们放权,实则上是给皇帝集权。特别奇怪的是,他如此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几位大臣愿意站出来反对,反倒是,大多数人都觉得皇上的提案,特别合情合理性,根本就找不到政治改革的漏洞。
其实不是他们找不到政治改革的漏洞,实则上是他们不敢公然来反对皇帝集权主义。如若自己要站出来发言反对,又怎能在反对的基础上来一个更好的建言献策呢!他们办不到,也不愿意站出来反对。
如果政治改革没有危害到帝国的统治,那些既有深厚封建思想分大臣们,他们是非常不愿意站出来反对林峰此项提案的。他们的忠君报国思想,是巩固皇权地位的中坚力量,林峰在恨这股封建势力庞大的同时,他又深深地爱着这股力量。只要他们同心合力巍然站立在朝堂上,那些奸诈小人就无法从皇帝那儿谋朝篡位。
大臣们对新国体没有什么意义,林峰就想乘热打铁,乘着现在人心稳固,不失时机地架空旧制官僚体系。
他想在新的政治框架下,来成立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
他如此政治体制改革,几乎是把后世的政治体系搬进旧的官僚体系里面了,从而达到架空旧官僚体系的目的,可见他对政治改革多么用心良苦,不遗余力。
怎么样来搬,又怎么样才能实现架空旧官僚体系的目的,这还得从刚成立一年不久的中央直辖政府那里下手,才比较适合。
中央直辖政府是代表着中央高层在地方直辖力量,而这些照搬后世的各部门,就是在朝廷(朝廷就是古代对中央的一种称呼)代表着中央力量,从而达到新体系架空旧体制的目的。
林峰在努力创建政治新体系中,最引人瞩目的创举是引用了中国古代察举制,中国古代察举制经过他稍加改进,就成了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举荐责任制。
什么叫做举荐责任制,就是你要为你推荐的人负有责任。这一项政治革新,最是适合中国领导人培养后代接班人制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届首相和议会成员,都要经过选举产生,如此说来,只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换届开始,才能实行举荐责任制了。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首相和议会成员,顾名思义是要通过选举产生,但实际上是交由皇帝直接任命重要岗位,剩下不重要的岗位,才交由那些已经被任命的国会议员讨论决定议员人选。
林峰打算在议会成员中,招聘一些洋人进入,洋人比较务实,在中国有没有后台和政治影响力,并且这洋人对这样来当好议员职务,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经验,这是林峰选择引进洋人的重要因素。
像在开会的时候,洋人习惯性地互相掐架,为了各自利益而争斗不休,这才是不讲斯文的正人君子做法,哪像那些伪君子,明里一面,却在暗里一套。洋人喜欢在桌面上解决问题,全不比中国人喜欢在暗地里陷害于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若有西夷洋人加入中国国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议员,学着英国上院下院互相攻击斗殴泼妇骂街的架势,势必造成旧时大清的那些迂腐大臣广开眼界,不想来一次思想震荡,那是不可能的了。
林峰乐意其见中国议员在西洋议员咄咄逼人的争辩中,无言以对。只有这样,才足以让那些拥有深厚封建思想的大臣们,彻底领教到洋人在争取国家利益面前,是如何霸气十足,寸步不让;也才能让那些张口闭嘴就说我堂堂中华,以礼仪为干,忠信为甲胄,秉持天地之造化,承传古今之功德,之可立于不败之地,胜于夷人舰船千万倍,这才是上乘之道的那些人,无地自容,羞愧他们曾经自大妄为又愚蠢无知的话。
林峰打算先搭建出一个国会框架,再交由地方各省在中央限定的议员名额中,派驻议员代表来国会就职。后世的全国人民代表制度,跟美国国会拥有许多相似性,但他们在具体内容和职权权限方面,拥有很大的不一样。
中国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美国国会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中国代表和美国议员都是代表了各方的利益,他们一般根据己方的利益,来发出自己的言论。好比新疆人大代表,自然是代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