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超级经济帝国> 第二十八章:朝堂议政(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朝堂议政(9)(1 / 2)

好比后世行走江湖的商人,非得研究国家政策不可,不然江湖生意,注定倒闭;而现世当朝为官的人,非得研究了皇帝的品性不可,不然他的脑袋仿佛不是生长在自己的身上,而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砍掉。其中像肃顺这样的聪明智慧者,倒识时务者为俊杰地让人害怕,他这人圆滑,狡计,诡诈,擅长于阴谋远略,简直是一个老狐狸精。

圣上的龙颜大怒倒把他之前早已准备好的奏本,由于被事情的出奇意料而致使他把这件事情抛弃脑后,也许他认为不是上奏的时候,所以一直捂着不上奏。

林峰处理了倭仁这只老麻雀过后,心情倒舒畅许多,之前使他心怀忐忑不安的事情,现在被他处理得干净利落,他颇有一番成就。还认为裁人是一件多么棘手的问题呢!想不到事情进展到出奇的顺利。

这使他充满了信心来面对未来,面对那些复杂而又危机四伏的局面。前两天一直被肃顺等人烦扰的事情,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并怀恨在心。他开口问道:“肃中堂!你前两天不是一直往我那边跑,不是说有什么事要上奏吗?”

大家都替中堂大人捏了一把汗,他这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总喜欢把嘴巴歪到一边笑,在心情失落的时候,就跟碰见了仇敌一样,阴着脸,在回答圣上这种问话的时候,亦是这样。

只见他回答道:“回皇上!微臣确实是有事要奏,只不过找不到上奏的时间,所以微臣把上奏的事,遗留到现在,还望皇上明查体谅。”

“嗯!朕前两天身体一直不舒服,所以回拒了中堂大人的进谏,你中堂大人该不会怪罪朕吧?”肃顺自然回答说不敢,这嘴上虽然说不敢,但不知道他心里是否也是这么想的。

林峰再次请他多多包涵,说:“自从上朝到现在,恭亲王一直跟朕谈论改革政务,兴办洋务的事,倒把中堂大人冷落一边了,这是朕的失误,还望中堂大人不要见怪。”

他见皇上多次礼让,心里倒不踏实起来,他说:“微臣哪敢,皇上龙体安康为重,倒是微臣不知好歹,冒犯圣上,还望圣上赎罪。”俩人以君臣礼仪,你来我往,络绎不绝,直听得朝中大臣两耳恍惚,不知圣上跟中堂大人在玩什么游戏。

不过有心看戏的人还真不少,有人等着看肃中堂的下场,有的人等着看肃中堂的笑话,有的人则替圣上忧心,害怕肃中堂步倭仁的后尘而去。别看圣上笑容满面,但保不准是圣上的缓兵之计,圣上的笑容里仿佛藏的都是宝刀利剑,客气起来就像沉淀的飓风,着实让人担心受怕。

林峰笑容的背后,确实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说:“中堂大人没事不登三宝殿,想必中堂大人是带着国家大事来进谏朕的了。听刘公公说,中堂大人还带着怡亲王和郑亲王,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大人,匡源大人和杜翰大人到钟粹宫求过皇后,要进谏朕是吗?”

林峰的气势已经上来,肃顺的气焰只得消沉下去,他不自觉地憋紧了鼻子,透出来的气体,宛如篮球的进气筒,简直涓涓细流。他说:“回皇上!微臣确实是带着几位大臣去求见皇后,想要进谏皇上。

微臣想,国家大事不可一日耽搁,尤其是江西蝗灾铺天盖地,南昌、南康、九江、袁州四府灾情尤其为重,当地百姓已经饿饥遍野。各州府连连加急上报,要求朝廷开仓放粮,当地已经粮食告急,害得人心惶惶,不少当地百姓被迫无奈,加入长毛捻军之中,危害重大,微臣一片赤诚爱国之心,不敢轻易耽误国家大事。所以就一时心急,糊涂行事,想着带上几位实干忠臣,以人多势众来求谏皇上整理朝务,还望皇上开恩体谅。”

他确实是带着这事来进谏圣上的,但他内心里面却是反向逆行的,拿江西蝗灾来面见圣上,只不过是他的障眼之计。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圣上病得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好做一个全局规划,在他这个全局规划里并不是什么良方溢药,而是想着谋朝篡位。

他这话使林峰起了疑心,照说江西已有几座城池被太平天军占领,早已不归大清管辖,何以上奏要求朝廷开仓放梁呢!况且这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呀!

凭着肃顺对国情军务的了解,应该是知道的呀!不应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才对。如若上奏有误,皇帝还会给他盖一个欺君大罪,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林峰之所以如此想,是因为他对这一段历史还不是那么熟悉。江西是有几座城池落入太平天国的狼烟虎口,但是还有好多座城池由曾国藩等地方封疆大吏管辖着,地方有难,自然是要求之于朝廷,朝廷对地方拥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江西乃人文荟萃之地,自古以来都是人才辈出,而且还是大清赋税重地。其他地方穷得叮当响,百姓衣无所着,耕者而无法饱其腹,唯有两江(两江包括江苏,江西,安微三省,以及上海道台)百姓富足有余。尤其是江苏,美其名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着实让人羡慕。

现在大清连最为富裕之一的地方,百姓都闹起了饥荒,可见情形之危急,简直火烧曹营。江西发生蝗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情,经当地总督巡抚连连加急上报朝廷,早已经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