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超级经济帝国> 第十一章:皇上!你去哪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皇上!你去哪了(1 / 2)

林峰难得这么六根清净,可他思想并没有闲着,想着自己未来的路,想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想着这么许许多多的事,心情反而沉痛起来。这好比人走上一条完全陌生的路,他对周围的环境新鲜刺激的同时,又无所适从地担忧着那条前途未卜的路。

他从古色古香的宫廷装饰中走进明亮宽敞的现代办公室,这两个分明得一目了然的世界,使他从灰暗的压抑中又找回了新的体验。他舒舒服服地把自己镶嵌在椅背上,但他的心情并没有因此改变。

他想着自己肩膀上背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这样任重而道远的路,好比是李太白笔下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诸葛先生的《出师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杜牧的《泊秦淮》。

他们的忧国忧民之心,有的是触景生情,有的是无近则忧,正所谓死于安乐,生于忧患。就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青那样;也像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甚至有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惜才之心。

他想着天下之士,俱在求之,天下之民,俱在穷之,天下之官商,俱在贪之。这大清之江山,何以改忧;大清之匪患,何以肃清;大清之民心,何以收拢;大清之将士,何以报国安康。

他边浏览着这段历史的沉重,边痛我中华受欺凌之心。想着必除我中华之忧患,强我中华之国力,治我中华之腐吏,还我中华之民心。

他在现代办公室阅览之时,肃顺领头带着众大臣已经抵达了钟粹宫。有宫女禀奏皇后,说肃中堂跟怡亲王郑亲王等人求见。

皇后不知何事,等待肃顺等人面见之时,方才知道,他们这是要求她跟他们去觐见皇上。她对肃中堂等人以实相告,道:“本宫刚从皇上那儿回来不久,皇上累了,今儿谁也不想见。”

而肃顺等人却以国家大事为由,陈及厉害,力求皇后带领他们去觐见皇上,不然就在此地长跪不起。皇后迫于无奈,也只好答应他们,与众人来到养心殿觐见皇上。

那时有刘公公在养心殿伺候着左右上下,唯独不见皇上。当王公大臣们来到养心殿问起他时,他却口舌拙笨,言语不顺,也不知皇上去向,一时给诸位王公大臣交不出皇上来,只好跪在地上千求万求皇后的恕罪。

皇后仁慈宽厚,叫金环速速请起,并饶了他无罪。肃顺满脸怒火,有心苛责这奴才照看不好皇上,但皇后在此,他也不敢过于放肆,只是言语时有责备,害其金环忐忑不安。心想也不知道万岁爷去了哪里,他想起早上刘多生公公所受之苦,心中就有一股千年冷冰,不寒而栗。

不知这事如何了结,他想,因着这事的失误,必定得罪了肃顺等人,肃中堂乃万岁爷鹰上臂膀,得罪于他,等于断绝己路。他想到了这些厉害之处,不觉冷汗直冒,像躲在蒸笼里一样,跟馒头似的,被蒸个熟透,然后是被人端上餐桌,一口一口地咬掉。

皇后自在心里酝酿着这事,料想皇上必定是去了那个神秘之处,可这事如同美国的军情谍报,万万不可泄露。她得想出一个折子来,怎样才能圆滑其说,又不能让肃中堂等人疑虑有加,这事正在考验着她的智慧。

毕竟她是一国之后,不但拥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还拥有过人的聪明才智。肃中堂等人正在气恼中踱着脚步,穆荫,匡源这两位军机大臣正在不停地在嘴巴上轻呢着,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呢·······!

皇后正被他这话鞭笞着痛,不自觉地也替他们着急起来,认为这些朝中重臣们,就跟他们陈述的一样,是带着天大的国家事务要觐见皇上,她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皇上耽误了国家大事。

肃顺杜翰等人不时把眼角瞟向皇后,瞧她那一脸焦虑的模样,恐怕真如她所说的那样,也不知道皇上的去向。这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也跟着穆荫,匡源两人呢喃起来,把这些人为的焦虑推向十万火急的境界。

皇后见众人如此现状,赶忙安抚道:“肃中堂,各位大臣!请容本宫再次进去看看,也许本宫留心一点,就能找出皇上的下落。”她这话果然在诸位大臣们中间起了作用,他们都异口同声回应道:“皇后娘娘英明!那就有劳皇后娘娘替臣等人忧心了。”

皇后进入到了那奇异之地,石门却不给她开道,她在那里柔起声音喊皇上皇上,你在哪里,臣妾看你来了,还望皇上出来。

不论她如何说话,这扇石门就是死沉般地寂静,没有任何反应,也没听到里边有任何动静。简直就像如来佛祖的泰山,狠狠地把齐天大圣压在脚下,经历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毫无动静。

皇后见找不到皇上,只好大感失望地出来,特别无奈地对众人齿嘴说:“皇上不在里边,本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要不这样吧!你们先回去,等明天早上再来觐见皇上,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

皇后的话,肃顺却很不甘心地说道:“皇后!你有所不知,我等今天是带着重任过来,江苏河南因为捻军作乱,已经军情告急,江苏巡抚徐有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