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天下争锋> 第四十六章 纷乱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纷乱四起(1 / 2)

元历400年元月8日中午。在东大路东北部新罗王国和高丽公国边境一个叫落石崖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就是附近的人也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可是自从这天以后,这个小地方就名扬整个大陆,被后世整个大陆史学家们称为新一轮东大陆势力从新洗牌的开始。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天两国的巡逻队在这个落石崖的小地方相遇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两国的巡逻队每天都要相遇好几次。当时一个高丽的巡逻士兵尿急,就在边境线上解决起来,附近的新罗士兵看到这种情景都大声嘲笑那名小便的高丽士兵。等到那名士兵解决完后,对着对面的新罗士兵做了一个下流手势。其实两国的巡逻队在边境线上相遇后互相骂两句这都很是正常,而且大家也都不会在意。可是新罗巡逻队中有个新兵,气愤不过拿起手中的弓弩想要吓唬一下那名高丽士兵,可谁知手一哆嗦竟然把箭矢射了出去,正好射进那名高丽士兵的胸膛,当场死亡。这一下高丽的巡逻队急了,纷纷拿起手中的弓弩向对面的新罗巡逻队射去,新罗巡逻队没办法只能反击,互射中两边各有死伤。随后两国的增援部队相互到来,冲突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也由最初的的两边互射形成近身肉搏。随后两边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的赶来,最后形成了两边各数千人的战斗,这次战斗也被史学家称之为“落石崖事件”。

随后高丽公国的大公金权英发出紧急动员令,所有预备役人员正式加入军队,军队全体官兵一律取消休假,军队进入战争状态;新罗王国同样如此,全国进入一级战备。

元月10日凌晨,两国军队在离落石崖西面200里的红河滩附近爆发更大规模的战斗,高丽公国投入一万五千人,新罗王国投入两万人。随后几天内两国在边境线附近又爆发了几次规模不等的冲突,元月14日新罗王国对高丽公国正式宣战,“第二次朝鲜族内战”爆发。

元月9日,格鲁特汗国汗王阿尔斯楞“抱恙”接见了大夏帝国副外交大臣兼帝国外交特使陈则中,陈则中在会谈中详细阐述了大夏帝国的立场,阿尔斯楞表示充分理解大夏帝国的看法和意见,认为两国关系向来良好,不应因此事而使两国关系受损乃至兵戎相见,特别是经济贸易方面更不应因此中断,并指示参加会见的格鲁特汗国国务大臣苏德和外交大臣诺丁汉要马上与大夏帝国方面展开会谈,积极进行协商,力争短期内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协议,同时他也请大夏帝国方面理解自己一方的处境,希望能圆满解决问题。

元月13日,大夏帝国和格鲁特汗国经过五天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妥协,签署了《大夏帝国——格鲁特汗国和平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内容十分简单,大夏帝国同意在半个月之内恢复与格鲁特其汗国经济贸易往来,解除贸易禁运;大夏帝国军队不再向边境地带集结;格鲁特汗国承诺不在继续侵犯京哈大公国的领土主权,并将部署在车库城的军队在10日内撤离;两国如有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不得以武力方式作为解决争议的唯一方式;关于杰骐达地区的地位及归属问题,两国将派有关人员成立一个磋商小组,以确定杰骐达地区地位及归属。陈则中和诺丁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了字。在谈判中,大夏帝国方面提出关于杰骐达地区的地位及归属的磋商应有京哈大公国的官员参加时,但被格鲁特方面坚决拒绝。

当帝国和格鲁特汗国签署和平协议的内容传到帝都时,手中握着协议内容的帝国行政大臣白玉明对着军务大臣陆廷山一阵苦笑,内心充满了苦涩的味道。日薄西山吗?昔日的蛮荒外国如今也能够与帝国平起平坐,甚至利用手中掌握的有利局势迫使帝国签订和约。这一纸和约,帝国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为帝国在东大陆摇摇欲坠的大国地位蒙上一面遮羞布罢了。格鲁特人什么也没有让步,所谓承诺和平,那不过是欺骗愚人的把戏,谈判杰骐达地区的地位问题,居然将此地原来的主人摈弃在外,这简直是外交史上史无前例的闹剧。

可不达成这样的协议又能怎么样呢?帝国虽然表面做足了准备大战一仗的模样,但白玉明和帝国重臣们都知道,帝国其实根本不敢打这一仗,也打不起这一仗,这些情况格鲁特人也同样清楚。北方蒙古人南下,西北铁勒人虎视眈眈,内部太平军作乱,两大藩镇居心叵测,而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又令人担忧,这也真难为了谈判的外交人员了,这也不由得让白玉明想起了国际上一句老话:穷国无尊严,弱国无外交。

格鲁特汗国国都凡登城大汗宫。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欢声笑语,整个大汗宫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阿尔斯楞高居正中主位,满面春风,两侧则是重臣分列,皆盘腿而坐。

“来来来,诸位,大事已定,今天我们不醉不归。让我们先干了第一杯,为庆贺我国在此次战争中获得的胜利干杯!”阿尔斯楞喜形于色,首先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

“干!”即使平时有什么心情也很难形诸于色的苏德也露出难得一见的笑脸,众人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大汗,咱们此次完全可以一举将整个京哈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