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斌赶到炭窑的时候,发现一号炭窑已经不见了,原本炭窑的位置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飕飕冷风从洞里面往外吹,冷的让人手脚发寒。李斌转头问余风:“这些炭窑你知道来历吗?”
余风点点头:“这四孔炭窑嘉庆年间就有了,号称是海西炭窑第一,生产出来的炭都要上贡给宫内。日本占领期间也还有生产,到了解放后就关掉了,不过总有人偷偷摸摸生产,改革开放之后就恢复正常,可以说百年的老窑,哎!可惜了!”
李斌点点头,看到一个人坐在地上,就问他刚才的情况。
“我们正往里面放的时候,地面就不对劲了踩着发软,我还不觉得,老吴说怕是要地陷了,我们就赶快往外跑,跑着跑着地就塌了,要是晚走一步的话,我们就埋到土里去了。”说话的多半是炭窑的一名小工,脸色苍白,手脚还在哆嗦,显然还没有摆脱刚才的阴霾。
李斌安慰了小工几句,探头朝下面看去,还是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就吩咐人拿探照灯过来,这才看清楚了下面的情况,这个洞口并不深,只有二十多米,洞壁是混凝土制成,一号炭窑就像锅盖一样,倒扣在这个洞的上方。
看到这里,李斌心中有些激动,既然是混凝土结构,那就是常备工程了,多半就是勒马山隧道的入口,难怪小日本夸口说没有人能看破,把隧道的入口布置在炭窑下方,而且是百年的炭窑下面,就算在怎么怀疑,也不会怀疑到炭窑这边,日本鬼子的布置确实是非常的缜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到最后还是露出了洞口所在。
这孔炭窑早不塌、晚不塌,偏偏要等到万人坑的尸骨被火化之后才塌,也让李斌心中生出一股奇妙的感觉,冥冥中似有天意,注视着下界的一举一动。过了一会之后,乡消防所的人也赶到了,几名消防员全副武装,战战兢兢的下到洞口,对他们来说,这是做出了超出薪水范畴的英勇举动,回报也是丰厚的,一个月的薪水外加一个月的带薪休假。
“李书记,有重大发现!”随着一个消防员的喊声,李斌的心也跟着剧烈跳动起来。
随着鼓风机等设施的到达,黑乎乎的洞口露出了真容,入口处是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几乎占据了一大半的地方,工事里面遍布火力点,还有一些暗堡,李斌派人下去,一点点的清理现场。
又过了一会,乡电力局的人也到了,将电线一卷卷的扔下去,有了电就有光,几十个一百瓦灯泡大方光明,搜索进度大大加快了。没过多久,就听下面一阵欢呼,李斌心中一喜,坠绳子下到地洞下,走到发出欢呼声的地方。
这是一个地洞,门只有两米高,但是走进这道门,里面的空间竟然打的吓人,足足有十几米高,长宽都超过了二十米,里面堆积的都是一包包的货物,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小山。
“李书记,咱们可发财了!”余风和三个壮汉费力的扛过一个小包,让李斌细看,这个包裹包着一层油纸,四四方方的非常整齐,从余风等人吃力的样子看,重量不轻,里面的东西肯定价值不菲。
哪怕就是铁块,也很值钱的,这么一仓库铁块,至少有几万吨吧,按照市场价格,就是几千万的人民币,一个仓库就有这么多物资,要塞里面还有其他的仓库,里面还会有什么惊喜呢?
打开油纸之后,里面是一层蜡纸,这还不是最后一层,最后一层是木箱,喷漆的木箱,缝隙处都用树脂堵住,看上去就算放到水里,也不会生锈发霉,撬开这个木箱之后,露出来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好像是铁皮?”余风伸手敲了敲,铁皮发出沉闷的声音“很厚,不是铁皮,难道是盾牌?”
“拿出来看看?”李斌不觉得这玩意是盾牌,确实,这东西有些弧度,有很厚,跟盾牌有些类似。不过盾牌可没有这么四四方方的,那样的话只会成为弓箭的靶子,有长的四四方方的人吗?
正方形铁牌拿出来之后,下面的东西还是一样的铁牌,两个铁牌边缘都有粗大的突起,李斌眼睛一亮:“看看能不能拼起来?”
余风等人一起动手,把铁牌一块块的拼了起来,等到一包铁牌拼完,竟然形成了一个弧形,接着又开了几个箱子,终于把这玩意的最终形态拼了出来,原来是一个接近半圆的弧形,跟宫殿大门的形状有几分相似。
“小鬼子这是做什么,这玩意有屁用,又不是盖房子?”与预想的情况,不一样余风大失所望。
李斌的心剧烈跳动起来,这东西的样子很像一样东西,不过他确定不了,必须要专家过来确认才行:“程国豪,你马上过来一下,看看这玩意是什么东西。”
几分钟后,程国豪来到地洞,看了一下弧形铁牌之后,一口道破:“小鬼子还真有办法,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盾构机,只不过现在的盾构机用的是半自动机械化作业,小鬼子用的是人工作业,不过能再七十年前想到这种办法,还是让人觉得惊叹!”
仔细清点了一下数量,仓库里面共有铁牌三千箱,每三箱可以构筑出一点五米宽的盾构,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