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以掩盖很多事情,但是有些事情,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相反会变得更加清晰,至少对于佳杨村五保户刘大爷是这样的,虽然过去了65年,但是他还记得那年发生的事情。
“小鬼子刚来的时候很客气,还给我们糖吃,软软的非常甜,当时我还觉得小鬼子不错,可是没有多久,他们就露出原型。千万别相信小鬼子,他们给你一颗糖,就是打算从你身上榨出来一百颗、一千颗。”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年逾八十的刘宝全大爷还是非常气愤:“没多久他们就到处抓人,我爸爸和叔叔都被小鬼子抓了去,一直都没有回来,我和哥哥跑到姥爷家,等到抗战胜利才敢回来,听说村子里面的人都被抓去修路了,一个人都没回来。”
“你知道在哪里修路的吗?”李斌心中一紧,一个村子的人至少有五六百人,就算跑掉一些也有三四百人,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没了,连个传信的都没有。
“没了,我哥去县城告状,也没有人理睬,最后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兵荒马乱的,连命都保不住,那还有心思去打听家人。等到解放的时候,我也想过去查,不过那时候我当上了村长,也就没有时间去查,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又是一阵乱……。”
这么说来,佳杨村曾经被日本人占据过,而且占据过相当长的时间,李斌的猜测在县志办公室得到了证实‘只有佳杨村附近被日寇占据,怀化乡大部分还是我国占领,日寇驻扎期间,对佳杨村进行了血腥屠杀,佳杨村几乎全村灭绝。’
如果是这样的话,日本人当时肯定是采取了双头掘进的办法,但是为什么在佳杨村这边找不到掘进口呢?隧道不是个小东西,掘进口至少要五六米宽,四五米长,这么一大庞大的东西,能藏在哪里呢?
李斌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大的洞口,方向又是固定的,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怎么会藏得这么多人都看不到?难道真的像是小日本所说的,他们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整个隧道隐藏了起来吗?
李斌站在炭窑边上,朝马头山看去,阳光下马头山清晰无比,哪里有什么隧道口的存在,事实上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的话,一定会被人发现,然后顺藤摸瓜找到整条隧道,也许这只是日本人的一个烟幕弹而已,在失败的时候为自己找回颜面的说辞。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李斌明白,这个日记是货真价实的,五十米处碰到了水涌,一百米处碰到了泥涌,在日记的提示下,这些问题被妥善的解决了,但是到了一百五十米处,日记上记载的最大难度处-干涸的暗河处,施工再度陷入了麻烦。
“目前的我们找到了暗河的痕迹,由于地质变化,这条河道已经干涸了,但是暗河并没有消失,也许是潜藏在更深一点的地下,也许是成为季节性的暗河,这些都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难度,即便不考虑这些额外的因素,目前看到的情况,这条隧道修建的难度已经提升了至少一倍。”在暗河入口处,徐国斌脸色沉重的向李斌讲解。
李斌也是面色沉重,施工一个月,马尾山进展一百五十米,这个速度已经是国内顶尖的速度,马头山进展三十米,可谓碰到了硬骨头,综合说起来双线总进展一百八十米,按照这个速度只要两年就能修好这条隧道。
看起来真的很美,但是实际上,马尾山的顺利进展离不开日本人的日记,如果不是这个日记的话,施工队说不定已经减员,可是到了日记都无法克服的难关,这个进度还能保持下去吗?已经先期投入的三千万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这场豪赌他已经亮出了第二手牌,而他的对手-老天爷还一手牌都没有亮出来,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他还能保持冷静吗?
“如果按照正常的考虑,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最大的问题就是,地质条件被这条暗河弄得复杂了,我们在一百五十米处钻探得到的地质资料,和一百五十五米处的资料截然不同,也和一百六十米处的资料完全不同,不过这三者都同样的危险。”
“你的意思是,无法针对地形做出最妥善的施工办法?”李斌眼中寒光一闪,这种问题的棘手,哪怕他不懂施工,也能猜到一二,如果是这样的话,马尾山这个方向上的施工力量,就要适当的削减,而是加强马头山那边的力量。
“是的,而且危险性很大,必须每隔两个小时,做一次地质分析,等到地质分析做好之后,才能继续施工,这样的话速度将会大大降低。”徐国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人力有时而竭,挖掘隧道需要一往直前,这么停停顿顿做下去,不消几天功夫,施工队的人就疲沓了,就算没有阻碍也不复现在的速度。
徐国斌没有说,李斌也能想得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道理放在那里都是适用的,本来以怀化乡一乡之力,想要开通这么长的一条隧道,就是蛇吞象的疯狂举动,即使是有三方鼎力相助,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碰到一个问题就举步维艰。
“还是人才不足啊!”对于面临的问题,李斌有着清醒地认识,如果碰到问题的是中铁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