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鹏程>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1 / 2)

“奶奶的,我才明白小日本为什么没有搞定勒马山隧道了!”勒马山马头峰下,程国豪看着还没有成型的洞口,咬牙切齿的说道。

“程总,你别担心,咱们这边用的是淘汰下来的设备,进度肯定快不起来。徐总用的是总局的设备,速度肯定比我们这里要快,咱们这边进展慢一点不要紧,他那边进展快一点就补上了。”

在李斌拿到了钱之后,马上把中铁七局的六千五百万设备全部拿下,然后成立公司,李斌占了六成,程国豪占了一成,徐国斌一成,剩下两成送给中铁七局的几位领导,所以现在程国豪马上变成了程总,徐国斌也变成了徐总,两位老总使用的设备一样,就是新旧程度不同,坏了就掺和在一起报修,总局那些人得了好处,帮忙说几句话也就摆平了。

不过勒马山隧道的难度,却比想象中的大上不少,马头处全部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是地球上最硬的石头。

对于程国豪来说,石头再硬也没有关系,中铁七局隧道没有少挖,什么东西没见过,花岗岩可以说是最轻松的地址条件,只要高压水枪切割上去,花岗岩什么的还不是跟豆腐一样轻松切开。

可是马头山的花岗岩,还要加上一个形容词,风化花岗岩,这样一个词加上去,一个在地质条件中算是最好的条件,一下子就变成了相当麻烦的地质条件了。小心翼翼的开挖了几天之后,程国豪还是如期的遇到了第一次塌方。

“奶奶的,看来只有指望老徐了。”程国豪看着从坍塌处涌出来的一大片花岗岩碎渣,只能寄希望于徐国斌那边了。

徐国斌这边也不顺利,马尾山的地质条件跟马头山截然不同,属于溶洞结构,而且场地狭小,开展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徐总手下的这些人都是借调过来的精英,什么地形没有见过,设备进展有度,三天功夫就掘进二十米,不过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第四天上午十点左右,进口正洞超前下导坑施工至1号溶洞处进行出碴时,现场施工人员警觉地发现掌子面右侧底部碴堆有轻微移动,随即停止出碴并撤离了有关人员。这个决定在几个小时之后被证明,是极其正确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声巨大爆响,一股强大的狂风从掌子面向外席卷而来。1号溶洞中填充的硬塑、软塑状黏性土瞬间喷出,瞬时涌泥量达200立方米左右。接下来又发生两次涌水涌泥,1号溶洞的下导坑也被毁坏。建设者辛辛苦苦开挖的25米隧道全部被毁!

徐国斌苦笑,看来只能寄希望于老程那边了!

进口出口全部受阻,这一严重的情况马上被李斌获知,严峻的形势逼迫他必须马上做出决定,解决这类问题。其实建设隧道就要考虑到地质条件,与隧道的建设伴随的,就是无时不刻存在的风险,所以隧道才会造价如此之高。

这些意外在建造隧道之初就考虑到了,五亿元的造价相对于正式招标的工程也许略显寒酸,但是勒马山隧道是李斌自己组织队伍施工,自家进行监督,又靠着中铁七局这座大山,不但没有任何内部消耗,还可以借外力进行施工,所以还是非常宽裕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李斌可以放任这种情况出现,程国豪和徐国斌的业务能力很强,但是能不能好好地带一支队伍,这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李斌还要亲力亲为,到现场去监督,至少在施工初期是这样。

在马头山,李斌看到的情况有点出乎他的预想,这时候风化碎渣已经清理完毕,隧道内设备被一件件的清理出来,用厚厚钢板焊接的出碴车支离破碎,几条钢轨扭曲的跟麻花一样,哪怕是钢铁也在这种威力下屈服。

“老程,怎么会这么严重?”李斌拉过程国豪,走到一个被风的地方,这才问道。

程国豪叹了口气,走到清理现场拿起一把沙子,又拿起一个稍大的石头,回到李斌身边给他解释:“这块就是花岗岩,而且是风化的花岗岩,看起来好像石头一样,但是只要这么一磕,就会变成砂土。”

李斌拿过石头,朝地上一磕,石头果真变成了砂石。

程国豪继续解释:“我之前测过,这层花岗岩含水量百分之十五,围岩中水的形式为裂隙水,这样,水除了软化作用之外,尚有因流动而造成的突泥、突水危害。而且风化花岗岩其实并不松散,渗透系数为6×10-7cm/s,注浆、尤其注固体浆是无效的。“

“有没有办法解决?“

“有办法,风化花岗岩坍塌后,其物理力学指标就与第四纪沉积物接近了,孔隙率增大了,一般注浆就可以实现了;此外,注浆坍塌后留下的空腔亦可以容易回填了。只是这样做的话,风险比较大,进度要慢一半左右。“

对于这种说法,李斌不太满意,不过程国豪不是那种虚言假语的人,他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道理:“那暂时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另外花些钱请一些专家,商量一下如何解决这种地址情况,不要怕花钱,一个点子有可能解决大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