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班除了易小川这个指挥与左羽之外。所有人都配了一个话筒。让人不经想象如果他们合唱。会有多大的声音。
但是随着易小川指挥棒移动。魏东魁坐在钢琴上突然弹起了急促的音律。他的手指动弹的很快。却沒有人听出他到底弹的是什么。但是魏东魁的演奏却把所有人注意力都吸引了进去。
随着这曲调节奏急促。却轻快而流畅。就像是一个在奔跑的人。看似急促。却很有节奏。当琴音变得舒缓时。犹如潺潺流水一般。
而此时。易小川的指挥棒有节奏的配合着魏东魁的演奏。虽然所有人都觉得这音律好听。但是九班难道就魏东魁一个人独奏。那么其他人站在台上干什么。难道在台上当花瓶不成。
很显然不是的。随后易小川的指挥棒又开始移动。左羽突然踮着脚尖。在舞台上前面留下的空地上舞动了起來。钢琴与左羽的舞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极为完美的节奏。让人看不出左羽的舞蹈是跟着音乐走呢。还是音乐跟着舞蹈走。又或者舞蹈和音乐是跟着易小川的指挥棒走。
但不管如何。所有人都觉得。这一幕极为优美。他们就这么完美的结合。可是随着易小川指挥棒的移动。另外的乐器也突然加入了进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乐器的加入并不是突兀的。而是随着钢琴节奏的起伏。很自然的加入了进來。
这是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拉二胡的人是王子文。他闭着眼睛似乎在感受着音律。似乎又在跟着易小川的指挥棒在走。
钢琴是西方的古典乐器。二胡却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乐器。拉和弹。中与西完美的结合了起來。左羽的身子偏偏而动。虽然沒有经过化妆。却让人感觉像是一位古中国的美人。她跳的似乎是霓裳舞。只不过似乎是为了配合这首曲子。做了一些改动。
紧接着令人更加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随着曲调的起伏。不同的乐器首先先后加入了进來。虽然有些人的乐器掌控的有些生涩。却被周围的乐器的声音完美的融合了缺点。
当所有的乐器在易小川的指挥下都演奏了起來后。整个曲风变得高亢而浓烈。似乎透着一种想爆发。却又极度压抑的感觉。让人心都跟着旋律在走。这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了。他们耳边萦绕着音乐。眼看看着左羽的舞动。心底突然产生了一种共鸣。好像身上有腾腾的火焰在燃烧。好像是要呐喊。
但是。音乐的节奏却让他们呐喊不出來。似乎有什么一直在压制着他们。整个音律高低起伏。越來越高。就像是他们想要呐喊。最后被压制。想要呐喊最后又被压制。到他们有一种想心底憋闷的时候。
易小川的指挥棒移动。所有的乐器突然都停了下來。唯留下中国古琴的声音。弹奏的人是苏秀秀。易小川的指挥棒移动向她。在给她打着节拍。
而这一刻。舞台上突然响起了人的声音。此时他们终于知道那站成一排沒有带乐器的人是干什么的了。只不过他们不是合唱。而是独唱。
“那些懵懵懂懂的故事”
“那份朦朦胧胧的情愫”
“那场沒心沒肺的放纵”
“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
站成一排的每个人。每人轮回唱了一句。而每个人唱时。对应他们的乐器又不同。似乎是为了弥补声音的缺陷。而左羽依旧随着音乐舞动着。她的舞姿和歌声与音乐相合。
“那些堇色安年里。总有些难以名状的细细忧伤。如纯白的鸽子羽毛。轻轻扫过柔软的心田。”
“那些青葱岁月里。总有些恣意狂乱的华丽臆想。如凌乱急促的大雨。激昂了十八岁的夏季。”
“怀想青春的细枝末节。能让我们嘴角弯下一抹弧度。在心里荡起柔柔的波。”
“青春。永远是那么单纯。如梦中散发着涩涩芬芳的青草地。那么干净、美好;也如湛蓝纯净的天空。不过一丝浮云。”
当这一句唱完之后。易小川的指挥棒突然升起。所有的语气突然开始合奏。吹拉弹唱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这一刻所有学生都站了起來。刚才的歌词形容的就是他们。刚才的压抑就如同他们叛逆的青春。压抑在各种愁绪下。每次想要呐喊。最后却被压制。最后他们只能平息。但对着压抑的越來越多。他们等來了这久违的爆发和燃烧。
就如同这音乐一样。他们全都站起來。热血沸腾。虽然他们不知道接下來会发生什么。但他们却激动的想要知道会发生什么。
青春之恋。我们拥有五彩的颜色;
青春之恋。我们放飞多姿的梦想;
青春之恋。我们自由激情的奔跑;
青春之恋。我们绽放无尽的活力;
青春之恋。我们拥有无限的无限........
当最后一段合唱完毕后。音乐升腾到了一个最大的高潮。学生们站起來默默的跟着节奏。这一刻他们似乎在燃烧。似乎想要爆发出身体里所有的能量。
音乐重复。这次他们却沒有独唱。而是所有人合唱前面的一段。到最后高潮缓缓地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