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山峦中间,兽吼声此起彼伏。张浩站在云端,望着一条大江划破群山东流而去,一帆船顺着那奔腾的江水而下,不多时已是在天尽头。
不知道这奔腾的江水中间,有没有巨龙存在?张浩忽然蹦出这样一个滑稽的想法,只见远处一座山峰闪着金光。
“黄金山?”张浩疑惑道,修行对黄金倒也不大稀罕,但是一个黄金堆成的山,怎么说也是天下奇观,张浩一阵好奇,飞上前去。
再等到近了,张浩才发现本不是师妹金山,就连铜山也算不上,是一种金色的石头在阳光下发着金光而已。
“呸!”张浩忽然觉得内急,作为男人,从没人喜欢站在旷野上方便——如果附近有树木、墙壁、石块,大都会毫不犹豫的对着某种障碍物方便。账号此时站在高空中,更是空旷无比,落下法宝,站在地上对着那山岩。
只是张浩眼睛忽然之间睁得比鸡蛋还大,那山岩上有许多壁画,不知是何人闲得无聊雕在山崖上,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虽然有些模糊,但是还是大致能够辨认出来。
原来是一张图,只是那人的水平实在太次,张浩看了半天终究没看明白是什么,若不是看着这图是刻在坚硬无比的山崖上,恐怕不是凡人干的,张浩早就转身走了。
许久,张浩终于看出一点头绪——西方那个一团糟原来是一只飞鸟——主要是此人水平是在是不敢恭维,一直大鸟画的鸡子不像鸡子人不像人,若非张浩想象丰富,实在是想不出这是一只拍打着翅膀的大鸟。
下面是一只孔雀,不过是没有尾巴的。中间是一柄拂尘,一根禅杖一柄戒尺首尾相连成了一个三角状。东方有一个圆球状,看了半天才知道是一个珠子,南方是一团火焰,另外一些小的不计其数,看上去倒像是在搞介绍。
张浩看的头昏脑胀,抬头只见这幅画顶端一大排文字,仔细看去原来尽是蝌蚪文,猜了半天从字形上猜出是天字,其余的一概是狗看星星——一片麻。【《宋书·州郡志》亦称天姥山(韦羌山别名)与苍括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
张浩摇头,这玩意不懂又能奈何?就是一个通天彻地的法宝放在你的面前,你不会用还是没辙。
张浩站在山崖上,听着脚下山涧澎湃的水声,忽然举得这个山峰简直就是一根竹竿一样从地上冒出来——莫非是人造的?
这个山峰真可谓竹竿,有几百丈高,可是直径不过十余丈,而且向下粗细差不多,远远高出其他山峰,站如同群山之中插入一根棍子。
脚下青山隐隐。尘世间,看见炊烟便能找到人迹,同理道家诸人,只要看见珠光宝气,必定有道友。
张浩一直在空中乱飞,终于有一天见到天际的某一地方光芒闪动,张浩改变方向,朝着那个方位而来。果然是师兄等人,围住一个绿袍人打得正是热火朝天。张浩落下法宝,见大师兄等人正围攻那个绿袍老者,沈虞雯依旧冷若冰霜,却握着仙剑在一旁掠阵。
“师兄、师姐!”张浩低低叫道,沈虞雯回头,见到是张浩,平平的看了张浩一眼,转过头去。张浩知道此人性情冰冷,看一眼已是很尊重你了,也就不再说话,看着场中形势。不然见到一个法宝极其眼熟——赫然是定海珠,忽然有事一道宝光,一座玲珑宝塔出现在半空,压了下来——是八卦玲珑塔。
“原来两件法宝被师兄们得到了”张浩微微欣慰,看来很久之前那天是七剑的高手救了自己。那绿袍人已经不支,在诸多法宝之下,终于不甘的倒了下去。
然而,发现了张浩,许多人眼中发出一种光芒。
张浩忽然举得一寒——这种光芒,张浩熟悉不过。在那小镇住的几天,张浩晚上透过茅屋的窗子,看见月下饿狼的双眼发着幽幽蓝光。此时那些人的验光,不是正如那饿狼一样?
张浩下意识的握了握鬼泪。
大师兄与五师兄走上来道:“师…张兄弟…好久不见”
张浩听见他忽然改变称呼,旋即明白了,微微苦涩的笑道“师兄,你们都可好?”大师兄尚未答话,忽一道光芒,喝道:“五弟,你是要干什么?!”
张浩猛地回头,只见半空中定海珠抵挡着玲珑宝塔。
张浩猛地点头道:“大师兄,你多保重!”转身一跃而出。只是身后宝剑声音不绝,已是几十道剑光、宝光铺天盖地的扑向张浩。
“快闪!”几声呼喊声,一道寒光从沈虞雯手中发出,潮水般袭来,一道宝光从大师兄手中发出,迎上星雨般的剑光。
惊天动地的巨响,张浩只感到耳边轰鸣,震得隐隐发晕。大师兄脸色刹那间苍白起来,沈虞雯冷冷哼了几声,一连退了好几步。
“你们要干什么?”沈虞雯冷喝道。
“师傅早知道你们菡萏水居女子无耻,定然不舍得杀张浩,师傅早已暗中下了命令,一旦发现诛杀无论,你识相点就乖乖滚一边去!”天极峰一弟子冷笑道,一面从怀中摸出一一件法宝。
“师弟快走,他们是信任执法长老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