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咱们的态度,这是第三方的态度,我朝廷可没逼你写啊,你看,这是那个在浙东都很有名声的刘基写的,虽然内里和我朱塬的态度一致,但,表面上,和我朱塬有什么关系?”
老朱反应过来。
打量对面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
这性子……
若不是自己远孙,真得很想打一顿。
心思都长歪了。
摆了摆手,老朱道:“这些,俺听多了反而更不懂,你就看着办罢,都算你的平章职责。再者,莫要拿那刘基取笑了,说起来,俺之前去了信,问他关于这金陵……死门之事,他说自己也看不明白,不敢妄言。”
“这些本就是玄妙莫测的,”朱塬道:“祖上看事实就好,这金陵城……历朝历代。”
老朱嗯了声:“俺也已经命令徐达自汴梁移师大都,你那个,反向‘打草谷’的计划,还有大都本身,也打算经营一番,将来……时机合适,就迁过去。”
朱塬只是点头,一时也没有更多意见。
这些都需要旷日持久的经营。
既然放手让朱塬经营话语权的事情,话题岔开了,老朱也不再回去,继续道:“还有,吴祯上书,海军1500精兵并3000民夫已经抵达并接管了耽罗,正在修缮港口。”
说着找了一份奏折递过来。
华高昨天也送了海军都督府的文书过来,朱塬已经知道这件事。
再次扫了一遍面前奏折,稍微斟酌,便说道:“1500人,太少了,至少要一个卫,5000人,耽罗的战略地位很重要,还可以作为渔民将来远海捕捞的一个停靠基地,无论是为接下来针对高丽和日本的军事行动,还是单纯的护渔目的,都要更多人。”
“人是不缺,就是精兵难求,要操练,还要送上战阵见血,”老朱摇了下头,又说道:“反正呵,后续如何做,你这个海军都督佥事私下也和吴祯他每多谈谈,弄个章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