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边关,可比不得那班公卿大夫享福,每日里上抗风沙,下敌军马,过得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你说,这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啊?若论寻常想法,总要趋利避害,与其沙漠受苦,不如沃土安生啊!”
刘艾回答倒:
“主公,凡有一利,必有一弊,有戡平叛乱之功,安民定国之德,方可稳享荣光。主公如今远离朝堂,正好避免了那班盘根错节的士族掣肘,可以放开手脚,好好建立一番功业了!”
董卓又问:
“哦?依你之见,我们这次出征大宛,是十拿九稳?当真没有难处?”
刘艾又答:
“主公,此战胜与不胜,要看想取得怎样的战果。若欲破城灭国,实则难矣,亦不能服众。但若要借此立威于西域,还是大有可为的,想必长史亦是此意。”
董卓对于自己所问的问题,内心也是有自己的答案的,只是想听听这新提拔上来的刘艾会如何回答,如今看来还算不错,没有上来就是一顿吹捧。
这刘艾本是东汉皇族的末枝,到了他这一辈,早已没落,不过李儒说他这身份将来在政治上或有大用,留在身旁可作奇货可居。
董卓见他说得有些见地,便想再试探试探,让他继续提些建言,谁知还真得到了意外之喜!
刘艾接着向董卓提出了自己的方略:借助西域各处的对手操练自己的强军!
偌大的西域,是天然的练兵场,比起飞熊军和羌兵,那些西域各国士卒的战力显然并不强悍,这对练兵是适宜的,可以一面提高战斗经验,一面能产生优秀的老兵。
古代战争,士卒的兵甲装备和老兵的比例是影响军队战力的主要因素。装备可以花钱砸,而经验丰富的老兵可是砸不出来的……
在战场上,老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自身战力强大,还可以辅助教导、组织新兵,老兵多的部队对于各类情况也能提前判断,并做出一些准备,经验多了甚至可以形成军队的特殊战法和军魂!
而如果在成军之时就总是陷入恶战,是很难留下参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的,那样不但不利于训练强军,反而会导致军队实力停滞不前。
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的,在另一时空,汉朝末期实力强劲的军队就只有西凉军和并、幽二州的边军,因为他们都是在常年和游牧民族较量中锤炼出来的。
董卓听了刘艾的建议,非常赞同,于是让他负责大军的后勤,保障军队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