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这次成功,让他们都闭上了嘴,仔细聆听。
之前围杀项羽,之所以屡屡不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韩信不服众。
因为他这个卫尉,相当于是空降的。
而且还是暂领卫尉兵权。
秦国以军功爵论高低,即使韩信深受赵昊重用,有权指挥黑甲,但在这些卫尉卫士眼里,他依旧是个白身。
一个白身指挥他们这些军功将领,自然出工不出力。
可现在不同了,韩信连连指挥作战,面对项羽那样的勐将都不落下风,而且还在背水一战中,大获全胜。
这让他们佩服的同时,也认可了这位年轻将领。
却听韩信接着道:“这次我率领的军队,有点杂,而且不是我亲手调教出来的,指挥这样的军队,很容易军心不稳;
特别是陈仓县兵,他们平时疏于管理,且战力不高,只要有点苗头不对,立刻就会四散奔逃。”
“孟德那边虽然也有县尉兵,但兵力远超过我们,且经过昨晚的袭击后,他们士气正盛,对我们很不利。”
“如果我们不置于死地,麾下那些士兵,恐怕早就被吓跑了,又怎么会爆发出那样的战斗力?”
话到这里,众卫士心中只有一个大大的服字。
其实,背水一战还有很多细节。
真正决定这场胜负的,有三个关键点。
一个是孟德的骄兵。
二个是给后来参战的主力,留了一个缓冲地带。
大军如果突然看见前方没有路了,后方又是叛军步步毕竟,情急情况下,还真有可能纷纷跳河。
如此一来,置之死地就真的成了死地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韩信依旧保持了拿自己当诱饵的传统。
如果不是韩信在后面殿后,恐怕孟德见他过来,立刻就出兵迎击了,那两千渡河先锋军,也不可能成功。
三个就是杨端和最后喊的那一嗓子,彻底击溃了孟德军的心理防线。
项羽在他们心中,绝对是战神级别的将领,至少在之前的战斗中,绝对是无人能挡的存在。
可就是这样的人物,居然战死了。
这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除非秦军数十倍于他,又或者赵昊诡计多端,让他中了埋伏,否则绝不可能轻易杀掉他。
但不管怎么说,是项羽的死,才导致孟德军军心大乱,最终溃不成军的。
不然以韩信兵力上的劣势,依旧打不过孟德。
只有敌人自己慌了,失误了,散了,你才好展开追杀。
这也是古往今来,只有韩信一人可以背水而战成功的原因。
他的每个策略都环环相扣,才能展现出背水一战的意义。
换句话说,背水而战最大的关键是,主将拿自己当诱饵,是为了让敌军觉得,可以战胜自己,甚至全部歼灭自己。
是为了将敌军引出老巢设计的,是为了给两千骑兵奇袭空营做铺垫的,并非是传了上千年的:“退无可退,何不背水一战?”
后世总有人自比韩信,甚至学习韩信,但韩信的成功,根本无法复制,也复制不了。想要学他,更是不可能的事。
有位乞丐曾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很复杂,要设身处地的做决策,才能获得成功。
卫士们听得很认真,心里也很佩服,但让他们像韩信这样获得成功,几乎不可能。
“报——!”
韩信与卫士们说话间,外面跑来一名士兵,朝他禀报道:“启禀卫尉,项羽大军正朝我们逼近,已至眉县!”
“哦?这么快?”
韩信眉毛一挑,不由大感意外。
当时赵昊的决定,即使在他看来,都危险至极。
甚至比他背水而战都危险。
如今项羽突然而至,想来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赵昊成功了,一种是赵昊失败了。
赵昊成功了,皆大欢喜。
可赵昊若失败了,即使他们背水而战成功,也免不了一死。
现在,众卫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听韩信又问:“公子那边如何了?”
“公子安然无恙,项羽没有攻城,直接朝我们那边来了!”
禀报之人恭敬答道。
众卫士不由长舒了一口气,同时满脸疑惑,陈仓明明没有多少兵力,公子是如何退敌的?
似乎是看出了众卫士的疑惑,禀报之人主动接着道:
“据陈仓那边传来的消息,公子独坐在陈仓城头,一边弹琴,一边邀项羽攻城,项羽忌惮公子有伏兵,迟迟不敢攻城!”
“后来,项羽又得知陛下大军来援,便放弃攻城,朝我们这边奔来,看他那架势,似乎要跟卫尉决一死战!”
“伏兵?公子哪来的伏兵?”
韩信没有管项羽是否要跟自己决一死战,抓住了一个关键点,询问道。
禀报之人作揖道:“回卫尉,这个小人不知,但远远瞧陈仓城外,战鼓宣天,烟尘滚滚,想来应该是国尉找来的援兵!”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