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缩在被子里, 一阵阵发着颤,她双眼布满血丝,有些神经质的死死瞪着前方, 指甲被她啃得鲜血淋漓。
小婢女在屋外煎着药,屋内炭盆烧的火热,有丝缕轻烟翻滚而上。
她看着这缕烟,忽而就回想到数十年前, 宫中总燃的一种灯油,烧起来会有昏黄的烟气, 那烟气缥缈, 总让人忆起往事。
如意蜷起身子, 将怀中大太监的脚往里塞了塞, 让身体的暖意传过去。
她娘从小便说他机灵,确实如此,入宫不久她得了大太监青睐,被认为义女。
暖脚倒夜壶,已是底层宫女中最轻松的活计。
更何况,大太监年过古稀,权势滔天, 得了他的看重,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大太监年纪大了, 也不爱出门,喜欢躺在床上, 在昏黄的烟气中忆往昔峥嵘, 从太/祖到先帝, 他总有故事可讲, 今日讲的, 却不同与往日。
“宁朝太/祖英明圣武,终结乱世登基为帝。太/祖崩前,有神女入梦,赐太/祖仙骨,太/祖因而成圣,得道升仙。”
如意轻柔的按着老太监脚底,柔声道:“如意虽没读过书,对神女赐骨的传说也耳熟能详。老祖宗,这神女长的什么样子,比皇后娘娘还漂亮么?”
太监笑了,“你这丫头,以为这故事是传说?祖宗告诉你,这可是真事!”
如意吓了一跳,刻意瞪大了眼,“老祖宗难不成见过神女?那老祖宗也要升仙得道,长生不老了!老祖宗成仙了一定要护着些如意,如意笨的很,没了祖宗怕是要被其他姐姐生撕了!”
老太监很受用她的伶俐,呵呵笑起来,眯着眼睛看着烛火道:“我虽没见过,却听过。你可知太/祖在位时,宫内有位娘娘,出身西域,雪肌碧瞳,风华无双。”
“胡姬稀罕得很呢,碧眼的更是少见,如意在宫外时,哪里来了位胡姬,都会有许多人抢着去看,人山人海的。”
“呵呵,那不过是俗物……”
“太/祖征战时,在西域得一美人,眼如碧玉,肤如凝脂,水侵不入,火烧不死,名曰碧玉奴。太/祖奇之,将人纳入宫中。”
“这美人天生妖媚,太/祖极其痴迷,可没过数月,太/祖就日渐虚弱,美人周围的下人更常常失踪,被发现时只剩一具枯骨,这分明是个妖物!”
“太/祖怜惜美人,不舍杀她,只将她打入冷宫。谁料这胡姬入了冷宫,却不知餍足,勾引侍卫。待太/祖发现,冷宫侍卫已死的只剩一二,可美人不食五谷,却长的愈发娇媚圆润,尤其一双碧瞳,还幽绿森然,愈发诡异。”
如意张大嘴,“她能吸人精气不成?”
老太监笑眯眯道:“太/祖也如此认为,便不给她吃食,日日供给她精壮男子。几年下来,胡姬已然美的诡异如妖,一双碧绿意愈发森然,凛凛如萤火,手下鲜血无数,枯骨成山。但凡见到她那双眸子的人,都会痴狂入迷,甘愿沦为枯骨,只求春风一度。”
“太/祖彼时时日无多,缠绵病榻,于是将胡姬唤到床前,剜去双眼食下,当即病痛全消,返老还童。这便是神女赐骨的由来。”
如意愣住了,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这胡姬的眼食之可升仙,皮肉骨血也皆可入药,让人百病全消,就连血液都能令年轻嫔妃返老还童,容颜如花。”
如意的牙齿发着抖,“嫔妃……吃了她?”
老太监笑眯眯不答。
“后来新帝继位,掳掠西域,搜寻天下碧眼胡姬,闹得民不聊生,可再没有如此神异的美人。”
“后来天降神罚,中原旱涝交加数十年,继帝痛定思痛,斩杀宫中所有胡姬。更留下密令,若碧玉奴现世,斩无赦。”
“可后来再无如此奇异的美人出现在世上,有关碧玉奴的秘事也沦为隐秘,只有寥寥数人知。”
太监拍了拍如意冰冷的脸颊,“若有天我们如意见了碧玉奴,一定得替祖宗瞧瞧,是否如传言神异。不过这邪物还是少碰为妙,需得尽快杀了。”
如意呆呆点头,从此夜里便总有碧眼美人入梦,脚下枯骨如山。
可她后来长大了,侍奉御前,也见了不少异域献上的碧眼舞姬,却只是空有皮囊的俗物,与寻常人并无两样,于是她便渐渐遗忘这桩事,只当是传言。
可今日湖上那一眼,却如一道雷霆击入她心中,让她确信,这世上真有妖物,而如今这人就在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