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看着父亲笑道:“爹,那我说吧?”
王允也笑道:“你说,你说”。
王宝钏看着苏云霄和游逸乾道:“你们不觉得今天的安大人和他身边那个侍卫有点奇怪吗?”
“奇怪?怎么奇怪?”苏云霄还是没反应过来,
王宝钏耐心地引导他:“你觉得安大人和他那个白面侍卫,谁更像个二品大员?谁更有气度?”
苏云霄仔细回想了一下,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宝钏,你是说,那个白面侍卫才是真正的安大人,而那个安大人其实是侍卫?”
游逸乾也反应过来了,他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三小姐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我就说那个侍卫怎么与众不同呢?他真不像个侍卫,现在想想,他的言行举止都很随意轻松,这真不是侍卫的所为”。
苏云霄轻轻一拍桌面:“我就说那位安大人哪里不对劲,他这个侍卫也不对劲,脑子一时间没转过弯来,原来他们互换身份了?”
王允叹口气:“二品大员呢,不得不防备着,这岭南百姓贫苦,就容易铤而走险,领兵的人就得格外留神着”。
王宝钏几人谈论着安大人,那位安大人已经回府了,他坐在书房里喝着刚倒的茶,
安大人想着今天的事情,不由地嘴角上扬,他觉得很有趣,王家父女俩都很有趣,他们做买卖居然找到了自己的头上。
安大人知道王允的所有事情,包括王允是哪届的举子,殿试的成绩和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
王允这种人也算重量级人物了,他被发配到庾崚城,是他们重点关注的人物,
因为要经常给皇帝写密报,王允的所有事情都得上报,所以,安大人对王允很熟悉。
历来,读书人,尤其是王允这种曾经身居高位的读书人,都很羞于和商户打交道,因为他们觉得是辱没了门楣。
这个王允不但没有这种顾虑,还找人托关系给女儿搭桥牵线做买卖,居然把这个买卖打算到自己的身上了?
只是,安大人又往回想,自己做这个庾崚城节度使,确实是个苦差事,而且,这个苦差事,十年八年恐怕都过不去。
王宝钏对庾崚城和周边几个城市的贫穷判断是正确的。
安大人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不仅仅是差事不好做,他自己府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安大人一妻六妾,十二个儿女,而且年龄都不大,每月的开销可不是一笔小钱。
这庾崚城又穷的找不到特色之处,安大人这两年也在考虑怎么打通一条通往长安的商路。
长安繁华,各地人员密集,如果这之间的商路通畅了,不仅仅是人员往来便利,商贸随之也会发达起来了,周边百姓日子能过下去了,
安大人他们也能轻松一些,不用整日“剿匪”了。
要说,王宝钏今天的提议还是很让安大人动心的,自己不出本钱,不用多操心,就能拿到四成收益,这就是送上门的银子。
派士兵押送根本不算什么,他们平时每月也要经常往来长安城的,顺带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如此一来,这个商路就打通了,后来就好办了,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安大人也明白,王允的这个女儿能找到自己,又平白给自己这么大的好处,既有借他这棵大树靠着的意思,还有让他暗中关照王允的意思,这个姑娘的心思真是缜密,她这也是一箭双雕啊。
想到王宝钏,安大人又笑了一下,他也看出来了,王允父女应该都看出来了他的真实身份。
第二天,王宝钏和苏云霄、游逸乾一起到了安大人府上拜访,他们这次带了几个大小不等的罐子。
安大人,真正的安大人,亲自接待了他们。
几人见面,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没有再提昨天的事情。
安大人没有让旁人试吃,他亲自尝了王宝钏他们带来的几个罐子里的食物,这就是对他们极大的信任了。
安大人每个罐子里都品尝后,用茶水漱漱口,就不住地点头:“不错不错,好,好”,
这个王小姐还真是个人才,她怎么想出来的?
鲜果这么一做,好吃又耐存放,这个做好发到长安城里,确实能挣上大钱。
王宝钏做的是各色水果罐头,她把庾崚城中能找到的水果都做了出来,口味各异,但是都非常香甜可口。
几人商谈的很顺利,游逸乾负责庾崚城里这边的所有事宜,包括制作和作坊的日常管理,安大人派人协助他日常管理和收购鲜果。
运输的事情,安大人这边找商队长期合作,他派人跟随押运。
对外,只说是游逸乾在和苏云霄合伙做买卖就成了,安大人和王家一个字都不对外透漏,有什么事情,安大人派人解决。
最后,王宝钏拿出了几张纸,这是她昨天草拟好的书契(合同),
王宝钏把书契放到了安大人面前:“大人看看,哪里需要补充和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