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极不情愿的坐在李纲的马车里,小脸快要皱成苦瓜了。
李纲一脸悠闲的看着车外排成长龙的运粮队伍,满意的频频点头。
“李师,父皇就是因为这些粮食才会那样放纵琼崖侯吗?”
感受到车中的气氛有些冷清,李承乾随便找了个由头想要转移李纲的注意。
李纲一脸慈祥的拍拍自己身旁的空位,李承乾识趣的坐了过去。
“太子,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象,你只看到了琼崖侯府给朝廷送来大量钱粮,使得朝廷不再为今年的灾情担忧,却是没有看到背后所代表的东西。”
李纲指指运粮的队伍,笑着说:“任何人献给朝廷如此多的钱粮都会受到陛下的重视,能为朝廷排忧解难的人,陛下自然不会亏待他,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像琼崖侯那样在陛下心中做到独一无二。”
李承乾疑惑道:“李师,您的话本宫不太懂。”
他一个九岁的孩子想要理解吴正义对大唐的作用着实是为难他了。
“现在不懂不要紧,太子只需记住,琼崖侯可以解决大唐百姓的吃饭问题就够了,日后太子长大了便会清楚陛下的想法。”
李纲爱怜的摸摸李承乾的头:“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本事,所以陛下才会对琼崖侯另眼相看。”
又有外人摸自己的头,李承乾觉得很不自在。
“李师,您是如何知道琼崖侯可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的?”
“一种感觉。”李纲抚须道:“老夫见过的人太多了,见过的事也太多了,琼崖侯是第一个让老夫看不透的人。”
“看不透?”
李承乾不相信道:“父皇说李师乃是少有的智者,怎么会看不透琼崖侯?”
“哈哈,人的见识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老夫不是神仙,做不到全知全能。”
“琼崖侯能做到全知全能吗?”
“不能。”
“那他不也是凡夫俗子?为何外面有人说他是仙人在世呢?”
“痴人妄语罢了,太子听听就好。”
东宫到国侯府很近,一老一少一问一答之间便到了国侯府门口。
国侯府已经是中门大开,吴正义等在门前笑嘻嘻的看着二人。
李承乾感受着自己屁股上的隐隐作痛,想起父亲的交代,很是识趣却又不甘的主动向吴正义行了晚辈礼:“见过吴侯,贸然来访,还请吴侯包涵。”
“嗯,这次还有些模样,叔叔我这中门没有白开。”
吴正义虚扶一下李承乾便不管他了,问李纲道:“老先生近来过得可好?”
李纲微微颔首:“多谢吴侯挂怀,老夫今早还吃了两碗粥。”
“能吃是福,老人家到了随性的年纪,养生不如随心。”
“吴侯高见,老夫优点不多,恰好喜欢随心所欲。”
“哈哈,老先生是活明白了。”
吴正义搀扶着李纲从中门入府,看的李承乾很是吃味。
两人好像都没有把自己当回事呀!
本宫才是主角好不好?
怎么感觉是沾光李师才有走侯府中门的待遇?
吴正义将二人引到正厅,便让小青带着李承乾去了书房。
李纲好奇道:“吴侯不亲自教导太子吗?”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把基础的知识教给他便好,谁教他区别不大。”
吴正义给老先生斟满一杯茶:“再说了,您老还没有收太子为弟子,我怎么敢先下手。”
李纲抿口茶:“吴侯,明人不说暗话,老夫第一次见你便看得出你对太子很上心,你可是担心太子走上陛下的老路?”
吴正义摇头:“承乾没那种本事,表哥不会给他机会,我也不允许玄武门的悲剧重演。”
李纲眯眼道:“吴侯还真是自信。”
吴正义耸肩:“我说的是事实而已,老先生心里有数的。”
“大唐的皇位血腥交接源于新兴权贵与老牌士族的角力,老先生之所以教了两个太子都失败了,是因为老先生不代表任何势力。”
“当然,独善其身也是老先生能成为两任太子老师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势力间相互妥协,选出先生这种身份的人来教导太子就是必然。”
李纲点头:“一针见血,老夫佩服。”
“可惜老夫在太子建成身陨之后才看清楚,身陷旋涡而不自知,醒悟时为时已晚。”
“吴侯小小年纪便看的如此透彻,老夫实在是惭愧呀!”
吴正义道:“所以老先生一直不愿收下承乾,是在担心杨勇与建成的悲剧在他身上出现?”
“老夫是有此担忧,不过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