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亲人,没有娘家,五个女子就他们不嫌弃我,让我住这院里,别管什么事都是随叫随到。上次半夜里肚子疼,是他们通知你,你才知道的。这么多年不能白让他们伺候,呜。。。。”,
上次兰芝半夜急性阑尾炎,疼得死去活来,二儿子两口子半夜没打电话给云竹,喊了老大老三一起开车送到县城医院。
县医院折腾三个多小时,宣告除了手术切除别无他法,手术风险就是活着下手术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老人年龄大身体弱。折腾到天亮了,老太已经昏迷过去。二女儿云竹接到电话,马上判断不妙。
“赶紧打120救护车送我这来,我马上联系好医院”。两个小时后,老太昏迷中躺在人民医院急救室里,会诊诊断结果与县医院一致,治疗方案两种,手术风险太大,可以先试试保守治疗,实在不行再进行手术。二女儿签字同意先保守治疗。
省城医院医术了得,输液六个小时后,老太醒来肚子不疼了,说饿了想吃东西,又输液稳定三天就病愈出院了。
想起那次的情形,身边的二儿子的确起了关键作用,病情一耽误,老人很可能扛不住。
可是,又一想,难道说这不是每一个孩子应该做的吗?况且,每次老人生病住院都是二女儿付费。
按二儿子夫妇的说法,同样作为子女,老人的一切花销与麻烦都应该属于有铁饭碗的二女儿,别人的付出也是在替二女儿尽义务。难怪如此理直气壮要40万楼钱呢!
正是,升米恩斗米仇。30多年,给家里解决了多少难题,钱财无数供着,最终,一个不答应就反目成仇,二女儿的心哇凉哇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