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笛显让李娘子去做饭, 在现代他只是会煮泡面按电饭煲的水平,这种土灶,他是真用不来。
显然李娘子也把做饭当作自己的活了, 二话不说就开始焖饭, 但她倒入锅中的大米却很少, 仅是一碗的量。
顾笛显好奇没有电饭煲是怎么做饭的,没想到李娘子倒的米那么少, 这咋够一大家子九口人吃啊, 难道是煮粥?那也不够。
“李娘子, 你倒的是不是少了点?这点可不够大家吃。”
李娘子继续淘米:“公子, 这是给您吃的, 我们吃点红薯就好了。”
李娘子指了指墙角一麻袋红薯。
红薯这东西在这里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是个好东西, 活人无数。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都变成了红薯, 吃大米饭则是很奢侈的享受了,逢年过节都难得一次。
当然,这个缺点在老百姓看来不算是缺点,只要有的吃就行,他们没的挑。
顾笛显没想到这是单给他做的:“第一顿大家都吃点好的,都吃米饭, 买的肉也全烧了。”
虽然他不是很确定等小饭馆开起来,自己能不能养活这么多人, 以后也许不能保证顿顿都是大米饭,但第一天么, 大方点很应该。
“哎, 都听公子的。”一听说都有白米饭吃, 李娘子偷偷咽了口口水。
白米饭她都好多年没吃过了。
“公子, 厨房里头脏,您要不要去外头歇着?”被顾笛显一直盯着看,她还有点不习惯。
之前在外面,顾笛显一直戴着帷帽,回来便摘了,她第一次见这么好看的人,脸都红了。
“没事,你不用管我,我就是好奇怎么做饭的。”
李娘子听他这么说,自然由他去了,只是心中猜测,这公子怕是大户人家的少爷,没有见过所以好奇吧。
楚春负责烧火,李娘子先是把米洗好,然后放进锅里焖,大概焖了十几二十分钟,顾笛显没有手表不太清楚,李娘子把锅盖掀开,顾笛显以为做好了,伸头去看。
里面的水都没烧干呢,现在还是粥啊。
却见李娘子将里面的米饭都捞了起来,盛到蒸笼里,当然米汤也没浪费,说是明日早上再放点红薯当粥喝,然后上蒸笼蒸米饭,又过了十几分钟,米饭才算做好了。
顾笛显长见识了,原来没有电饭煲,是这样做饭的。
米饭做好后,就开始做菜。
顾笛显意识到只有一个灶似乎不太方便,饭做好了只能放一边,他很担心等把菜做好,米饭都冷了,看来有必要多买几个炉子。
顾笛显让李娘子做了三个菜,一个是切小片的小炒肉,一个是切成大块的红烧肉,还有一个白菜。
虽然只有三个菜,但份量很足,足够九个人吃了。
第一日见面,大家都很拘束,顾笛显也没立刻要求大家一起吃饭,不然他怕那几个小孩菜都不敢夹,更别说好好吃饭了,而且他也有点不习惯。
所以他动了些心思,饭菜分成了三份,四个小孩一份,一家四口一份,还有他自己独自一份,但大家都坐在了桌子上吃饭,只是饭菜分开了而已。
原因很简单,桌子只有一张。
今后要买的东西还很多啊。
“分到你们面前的,就是你们的了,你们想吃多少吃多少。”话虽如此说,但其实分给四个小孩的就少很多,他怕小孩不懂事,一时吃太多伤了身体。
顾笛显说完先启了筷,其他人这才拿起筷子,就连那才四岁的小孩,筷子都拿的不错,他还以为要给他拿个勺子呢。
顾笛显先尝了口米饭,很软和,再夹了块小炒肉,呃,肉炒的稍微有点老了,但红烧肉还不错,即便没有辣椒,也很香,口感嫩滑却不油腻。
大人还能绷的住,小孩却是忍不住了。
“好好吃,原来这就是肉的味道,真香。”八岁小孩程银脸都埋进了碗里,“米饭也好吃……”
“肥的更好吃,还有甜味……”另一个八岁小孩徐冬满脸沉醉。
六岁的纪繁顾不得说话,嘴里大口嚼着,眼睛还盯着盘里的肉,听见哥哥们的话,连连点头。
四岁的纪简不会说话,时不时哼哼两声算是附和两位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