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敦实的。
他来南阳之后,立刻下令拆毁原有已经破损不堪的城墙,然后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修筑新的城墙。
”
“还有这事?我还真是小看他了”
唐靖略微感到有些意外,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熊辉是一个,私心大于公心的,纯粹的政客。
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是偏颇了。
这么看起来,相比其他楚国的封君,熊辉还是有优点的嘛。
难怪楚王敢这么放心,把如此重要的城池,交给一个对军事虽不至于一窍不通,但明显极为生涩的人。
感情原来还有这层考虑在内呀。
唐靖可以想见,身为一国之主,楚王绝对不可能是什么酒囊饭袋。
这在他之前遇到过的,其他王公贵族也可以参照。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楚王一定已经仔细的思考过。
以南阳城的重要性,是绝对不可能假手他人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能托付的人,只有自己的亲生兄弟或者自己的心腹。
而这其中,熊辉的能力或许并不是最杰出的,至少在唐宁看来,熊心的能力就远比熊辉要高。
但有一点,熊辉是一个相当务实,自私的人。
这一点,却比熊心要高明的多。
作为本身就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唐靖从不觉得务实,自私是什么需要批判的品质。
务实,代表绝不会,为了现实生活当中,一些针头现脑的事纠结。
自私,代表在有限的能力之内,做好有限的事,并保存自身。
只有在能够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事实上直到唐靖抓到他之前,熊辉的表现,在整个楚国,也堪称数一数二。
在他的治理之下,南阳城经济虽然没有什么起色和发展,一直在吃老本,但是也没有什么贪残之事。
政治上,熊辉作为楚王的胞兄,算是走到尽头了,碌碌无为,反倒是消除兄弟之间芥蒂的最佳选择。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还能够脚踏实地的重修南阳城,算是相当难得了。
“照你这么说,我的确应该感谢熊辉,感谢他把南阳城修建的这么好,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撑到现在,只是这和你说的突围,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虽说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唐靖本身并不反对。
但眼下事情都已经火烧眉毛,现在扯闲篇,不是显得相当不解风情吗?
孙叔敖淡定一笑,接着说道。
“主公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熊辉受封的时间,是先王在世的时候,大概距今的21年前。
当时熊辉的年纪还小,尚且无法处理政务。
在那之后,熊辉用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开始逐渐熟练的掌握各种政务。
与此同时,现楚王也开始作为一国太子,打理各种政务,也是在这个时候,现如今的楚王,发现了南阳城的漏洞。
只不过那时候先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先王虽然知道了这个情况,但对于南阳城却只是搁置处理。
好不容易等到先王过世,楚王在继位之后,第一时间,就下令重修南阳城。
熊辉也是在得到他的准确命令之后,这才开始修缮南阳城的,而现如今,距离楚王登基,不过才过去了四年。”
唐靖听到这儿,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面色激动,整个身体都颤抖起来。
“主公想来已经能够猜到我要说什么了。不错!以南阳城的宏大,短短四年时间,怎么可能全部重新修建完毕?
虽说南阳城原有地基,但内外城墙什么的,可是早就已经衰朽不堪,必须要推倒重建。
况且,南阳城除了是楚国的北大门外,同时还是一座重城,既有戍守的士兵,同样也有居住的百姓。
要想修缮这样一座大城,就必须要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然后才能真正动工。
而为了安置这些百姓,熊辉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然后,为了等他们重新搬回来,又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一来一回,就占了半年时间。
也就是说,南阳城,真正的动工时间,从开始到现在不过三年半而已。
”
三年半,三年半?!
唐靖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忍不住兴奋的搓着手,来回踱步,而伍子胥也无法在保持淡定。
“我检查过,南阳城的城墙,很厚实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
早在开战之前,他就已经仔细检查过南阳城的防御工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缺漏。
即使排水口稍微比其他地方大一点,但那也只不过是因为南阳城的百姓,比其他城池,人口要多一些。
因此,稍微把排水口修大一点,似乎也没什么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