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胆大妄为!”姜黎拍了拍桌子。
“陛下息怒。”众人跪了一地。
“卿可有线索?”姜黎道,“无论是谁,朕给你做主。”
“草民有。”韩列拿出一个小巧的,正方形的木牌,交给一旁的人,递上去。
姜黎端详了一眼,上面刻着一个“木”字。
他让一旁的人拿下去,给在坐的人看了一眼。
“诸位爱卿谁见过?”
一个个的都说,“臣未曾见过。”
直到传到慕容申那里,他身子颤了颤,“未曾……”
“既如此,此事朕就交给大理寺卿。”
说罢,他继续今天的正题。
“诸位殿试名列前茅,最终结果由朕决定,朕便问诸位一个问题——”
三人仔细听着。
姜黎沉思了一瞬,道:“何为治国之道?”
三人惶恐,他们一介平民,怎能教皇帝做事?
姜黎展颜一笑,“朕还年幼,远远没有历代帝王见多识广,所以想听众人之言。”
“诸位卿不必惶恐,直言便是,朕恕你们无罪。”
这话一出,便使得三人好感剧增。
毕竟一位谦虚又不耻下问的皇帝,更得百姓的心。
韩列,杜明宇,易子荣三人认真思索了一会儿。
杜明宇率先开口道:“启禀陛下,草民认为,治国者先仁道,一位有仁爱之道的君王更能……”
他说着,姜黎点头,并未说话,而是看着下一个。
易子荣道:“君王固然需要仁道,但是这并不是,需要要求做的,草民认为仁道,应该是君王该有的。”
姜黎笑着点头,杜明宇也斟酌这话,笑着作揖:“确实,是杜某想的狭窄了。”
这话一出,众人反而对这个杜明宇,暗自称赞了。
不错,是个谦虚的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子荣也对他颇有好感,有才学的人自是惺惺相惜。
他道:“草民认为应该总结前朝乃至各位先帝的方法,之后取其精华。”
“礼贤下士,多听,多做,多看。”
“善于听取民众的声音……”
姜黎点头,“不错,确实该如此。”
而后,姜黎看向韩列,这个他一直颇为欣赏的人,“卿以为呢?”
韩列抱拳,“两位的想法,列颇为赞同。”
“而草民有另一见解。”
姜黎抬手,示意他说。
他可是很期待这个人的。
“凡治国者,必先富民,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引用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见众人沉思,韩列接着道:“再者,一个国家应该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都应该遵守……”
这话一出,一整个寂静。
许久,姜黎笑着带头鼓掌,“卿所言,极好。”
他起身,“传朕旨意,今有才子韩列,易子荣,杜明宇三人,位列殿试第一甲,深得朕心。”
“韩列高中榜首,特封状元郎;其二榜眼,易子荣;其三探花郎,杜明宇……钦此!”
三人跪下领旨:“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
慕容申回到府上,快步往里面走,林如坐在堂屋,看着慕容申怒气冲冲的样子,莫名的有些心虚。
结果,还是验证了她的猜想。
“啪——”慕容申走到她面前,没忍住往她脸上招呼了一下。
一旁的翠儿挡在她面前,“老爷息怒……”
她正说着,不料林如一把推开她。
指着慕容申,“慕容申你敢打我?”
她语气愤怒又震惊,“你居然敢打我?”
“别忘了你是怎么到今天这一步的!”
她越说,慕容申就想起自己,从一介布衣到一飞冲天的成就,没少靠林家。
到如今,哪怕自己成了丞相,也依旧有人笑话自己靠女人。
而他这位夫人,更是有一点点小摩擦就重复这件事。
他越想越气愤。
“你还好意思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今天干了什么?”
林如心里一慌,眼皮直跳。
接着,慕容申就把那个刻有一个‘木’字的木牌事件说了。
看着林如心虚的样子,慕容申哼了一声,“小皇帝已经交给大理寺查了,看你怎么办?”
林如虽然害怕,但还是梗着脖子狡辩道,“跟,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这么关心这件事干嘛?”
她捂着脸直勾勾的望着他,慕容申心虚不已。
“我,我哪有……”
接着他转移话题,恨铁不成钢道,“你以为你私底下养的那点人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