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昭月要下场的事情解决了,她把计划写了一下。
她想要快点去君世身边,就要快点考。
县试简单。
熟读四书五经就能考完。
后面的有些难度。
言昭月练了一手好字,现在能去书肆抄书赚点铜板。
幸亏的是家在京城,书肆的书也多,有不少写了注释的好书。
她就靠抄书,懂了不少深奥内容。
还是庆幸自己好脑子跟过来了,学什么都没什么难度。
本来言昭月也想学在现代看过的小说里面,依靠写话本来赚钱。
可惜在这个时代,写话本都是走投无路的穷书生写的,而且被曝光了名字,以后科考会被鄙视。
京城就有例子,言昭月就没有冒险。
反正抄书也能赚钱,抄话本能赚快钱。
转眼就到了县试科考的时候。
言母亲自送她到考试的地点,她户籍就在京城,不需要长途跋涉去其他地方考。
只需要在临近县城就能考。
言昭月提前变成男身,走进了考场。
意料之中,题目很简单,全是四书五经上的内容,闭着眼睛都会的那种。
考完回到家。
“娘,后面我考中了你高兴就行,可千万别露出什么异样让别人发现,现在我已经科考,被人发现要被砍头的。”
把事情说严重一些,言母很严肃地点头。
“我肯定不会被拆穿的,娘你放一百个心,我还要给你争诰命夫人,让族里那些人死心。”
现在族里的人还时不时上门,对这栋祖宅还是很惦记的。
言母擦着眼睛,“娘现在很放心,要是你爹知道你这么出息,肯定会高兴坏。”
“所以娘,以后不可再提……你知道吗?”言昭月再一次嘱咐。
言母面色认真,“我知道,以后不提了。”
言昭月这才露出笑容,“娘,这一次不出问题我肯定能中。”
“月儿……昭儿这么聪明,肯定能中!”
言昭月这个世界本名叫言昭月,在外面是言昭。
言昭月看母亲这么上套,很满意。
县试结果出得很快,言昭月在第三名。
前面两名是个权贵子弟,能在前面两名,懂得都懂。
只不过言昭月也有了一点想法。
在现代,成绩好就行,不意外能考上名牌大学。
古代的话,你成绩好,但是你这个人不出名,监督官对你这个人陌生,就会怀疑水准。
但要是你有名气,就算你写出来的卷子不太好,但也有个印象分。
所以言昭月拿到县试第三名后,立马就去参加诗会。
各种会都参加了一遍。
本来十三岁县试前三,还是个寒门子弟,比较吸引人注意。
有人不服,言昭月兵来水挡,各种啪啪啪打脸他们。
京城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少年神童的寒门子弟,名叫言昭。
言昭月把名气打出去,府试日子也到了。
县试可以用关系在前面,后面的就不行了。
言昭月府试意料之中拿了个头名。
这个时候她十四岁。
十四岁的府案首秀才,彻底把言昭月名头打出去了。
言昭月也直接脱离了平民户籍,现在拥有了一定特权,例如受免丁粮,也就是免役税,去见县老爷不会拒绝,她上堂还不必下跪……
因为她考得太好,族里的人还派人过来,话里话外都是说他们可以赞助科举。
需要吗?
言昭月现在是秀才,不说抄书的价格上涨,她还能参加诗会的头名,有奖励的。
少的时候有几十两银子,多的时候有达官贵人公子哥加彩头,什么玉啊,金子啊,各种贵的东西。
言昭月拿到不少。
家里面因为她从诗会拿到的银子,已经翻新了一下家里。
族里人想过来打秋风,被言昭月拒绝了。
丝毫好处都没拿到。
还嘱咐言母,下次还有人蹭着亲戚上门,不要留面子,不然以后真的赖上了,被发现什么,那就是灭门之灾。
自从她考上秀才后,言母已经跟她是同一条心,说什么是什么。
而且被发现身份也是言母死穴。
言昭月松口气。
后面的日子她时不时出去把名声打出去,好处也有,拿到不少有用的书。
另外的时间就是在家读书。
本来言昭月以为会有人收她为徒呢,没想到等到考举人的时候,都没人找她。
这期间,言昭月经历了去学堂读书,岁考拿到廪生,有了补贴。
来到考举人日子。
言昭月再一次拿到头名,也就是解元。
这下她成了香馍馍,都是想收她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