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战争结束了,这一场被有识之士认为要持续数年的战争,竟只用了数月的时间就全面终结了。
大汉的强势与战力,再度刷新了世人的感官。
曹丕、刘备、孙权,哪一个不是雄主?
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在大汉面前依旧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战争,永远只会带来伤痛,荆州和江东的平定,也意味着大量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人们失去亲人。
虽然大汉从来不对平民百姓动手,也将伤亡尽量降到了最低。但有战争就有伤害,而这些伤痕却只有时间才能够抚慰。
战后的安抚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习惯了征服的陈风对此早已轻车熟路了。
他任命邓芝为扬州刺史,法正为交州刺史,牵招为荆州刺史,并调入大量的朝廷预备官员入南方三州,同时御史台也抽调出三支队伍入荆、交、扬三州巡抚。
值得一提的是,年仅一十二岁的曹植被调到荆州任从事一职,年仅一十五岁的袁尚也被调往扬州任职。
这足以说明,陈风已经在培养帝国下一代的接班人了。
与中原诸州不同,荆、扬、交三州有着大量不同的民族,如荆州五溪之地,五溪蛮只是一个统称,其中可是生活了不少民族。再比如居住在扬州与交州山区内的山越人,想要在短时间内同化这些民族是非常困难的。
陈风也没想过一步解决所有问题,必要的安抚还是要有的,最主要的文化渗透更是必不可少。
只是所有的文化渗透,都需要伴随着武力的镇压。
与西南方向的南蛮和东北方向的扶余王国相同,陈风的政策仍旧是尽量尊重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再加以汉文化的熏陶。
但如果五溪之地和山越之地有人意图反抗朝廷的意志,那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死路一条。
为此,陈风在五溪之地布下了五万精锐,由张绣统帅,调遣年仅一十五岁的曹彰为副将,成立五溪都护府,以镇任何叛乱。
同时,由郝昭率领三万精锐入山越之地,成立山越都护府,调遣同样年轻的马良为副官,确保山越之地的政策能够安稳实施。
对于陈风的安排,没有人提出异议,哪怕是陈风动用了很多年轻人,但陈风识人之明早就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了。
……
广武三年七月,待一切尘埃落定后,陈风终于班师回朝。
倾全国之力,百万大军南下,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华夏大一统,等待所有人的,自然是回朝后的封赏了。
从大军渡过长江回到中原的那一刻起,沿途的百姓们都载歌载舞,在他们最朴素的情感中,大汉终于结束了这漫长的战乱。
而带他们过上如今的好日子的,正是这些昂首阔步的大汉军人啊!
陈风没有乘坐龙辇,而是骑在自己的老伙计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原野,看着他一手统一的大好河山。
他知道,未来他能够御驾亲征的机会将会少之又少,他也知道未来的路将更为曲折难行。
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他想要让大汉蒸蒸日上,甚至可以说未来每一步路都将至关重要。看着田里劳作的百姓们那洋溢着幸福的笑颜,陈风只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几分。
他仰望着苍穹,过了好久才咧嘴一笑。
他在心中默念道:“老天啊,你让我来到这个乱世,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吧!也好,那就来吧,无论前路有多少艰辛,华夏,必将成为最伟大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