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弩三轮齐射后,自由射击,听我的哨子。”赵永棠大声吼道。
哗啦一声,三十一名骑兵齐刷刷的从马鞍后面摘下了钢弩,然后端平。顺手一拉拉机柄,卡哒一声,上完了弦,然后从后腰的皮革箭囊里把横着放置的弩箭拿出来一支。
因为弩箭没有羽翼,而且只有三十公分长。可以在后腰部的皮革包内横放。因为这样可以尽量节约两腰部位空间,可以挂更重要的东西。
弩箭已经放进了箭槽,接着抬起了望山标尺。
此时,蒙古人距离还有二百米远。这个距离,一般是不会放箭的。因为,这个距离只能用步兵大弓加轻箭抛射。重箭射不了这么远。
当然,建奴那些骑马还用步兵大弓的变态,另当别论。
骑弓的抛射一般也就一百五十米,直射七十米左右。
而弩机则可以在这个距离上抛射。原因很简单,铝合金的机匣内,有滑轮组助力机构,和现代运动员用的滑轮弓一样,不需要特别大的拉力。只要把拉机柄拉到位,就可以上弦。而且弓力可以达到十五力的变态程度。
另外,弩只要上完弓弦,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端着瞄准,在最合适的时机射出。而且,弩机和步枪一样,有几个月就可以训练的精熟。不像骑弓,要十几年的艰苦训练。
一个小孩子端着弩机,也可以射杀一个练武十几年的老战士。
弩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最大的缺点就是上弦费力而且速度比弓慢的多。而现在,有了滑轮组助力上弦。弓在其面前已经完全被碾压了。
赵永棠从怀里掏出一个风速仪。举了起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东北风,风速五米每秒。温度,零下十度。距离190米。”
这个小小的风速仪还带着煤油温度计。是新城兵工厂的产品。
听到了赵永棠的话,所有人都在心里按照射表,心算着。把望山标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把弩机的前端往上抬起。让标尺和准星对其,然后对准了二百米外的骑兵。
马小屏屏住呼吸,按照训练时教官教授的射击秘诀。敌人上山时,你要瞄着他的头部,这样你可以射中他的腰部或者腿部。敌人下山时,你要瞄准他的脚,这样可以射中他的胸部或者头部。这叫延长量。
此时蒙古骑兵翻过了山嵴线,正往下冲来。骑兵目标大,远比步兵好瞄准。马小屏把三点一下对着马大腿的位置。估计可以射中骑兵胸腹部。
“全体都有,放箭!”赵永棠一声怒吼。
嗡!一阵震耳的弓弦响声,三十支弩箭呈抛物线飞出。巨大的后坐力,使得弩机的枪托在肩膀上狠狠的一撞。尽管这个部位加了棉垫,还是有些生疼。
没办法,弓力大,后坐力必然大。
有枪托射击稳定性好,极大的增加了命中率,所以,只能苦了肩膀了。每次射击都要撞击一次。
弩机抛射时,原理和步枪一样,弩箭和子弹都是走的抛物线。这时候,据需要心算,按照射表,调整标尺滑轨到相对的刻度上,然后把枪口抬起,让滑轨和准星、目标三点一线。
此时弩机是向上倾斜的,弩箭也是抛物线射出的,但是落点必然是目标的位置。当然,还要考虑风速和风向等干扰因素。这些射表上都有,平时背熟了就可以快速做出决断。
三十支弩箭速度极快,转瞬就飞过了抛物线最高点,向着大群的蒙古骑兵而去。
阿鲁不花是天生的猎手,虎力弓的优秀射手。他目光敏锐,听力高超。他一定听到对面的弩机弓弦的响声,顿时大吃一惊。
这么大的声音,而且急速而爆裂的弓弦声,难道对面全是射凋手吗。汉人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多的优良弓手了。
他几乎不过脑子,立刻一个蹬里藏身,一个转身就跑到马肚子下面去了。
紧接着,休休休!弩箭带着破空的响声,从天而降。
顿时,一片惨嚎声响起。十几个人,和七八匹马匹被弩箭射中,直接栽下马来。而中箭的马匹,有的被射穿了大腿,有的命中额头。还有的从侧面射进了腹部。全部都悲鸣着栽倒在地,把骑手狠狠的甩了出去。
弩箭虽然只有一尺长,但是,整体都是精钢打制,箭头是三棱锥形,并且经过加强处理。穿透力极强。
翎根甲已经是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蒙古人拥有的最好的甲胃了。
翎根甲是蒙古时期发明的军用器具之一。发明人孙威。他善制甲,发明了蹄筋领根铠这种军用甲胃,献给窝阔台。窝阔台“亲射之,不能彻,大悦。赐名也可兀兰,佩以金符。”
在这之前,蒙古人早期使用交鱼的鱼皮甲,牛皮甲,以及缴获的金属甲胃。
但是,在强劲的弹黄钢为弓臂的钢弩射击下,翎根甲这种精细的扎甲,还是一穿而透,和纸湖的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的弩箭射穿了马背,从侧面飞出,再度洞穿了骑士的大腿。
阿鲁不花从马腹部下,重新回到马背时,看到他的百户已经少了十八个骑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