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青菀睡醒,就听见外面的呼喊声,是个男人的声音。
青菀警觉的起床,将蚊香灰踢散,立马出了门。
外面是一个大爷和一个壮汉,手里拿着斧头榔头等工具。
“陈二伯。”青菀凭借着记忆认出眼前的人来。
陈二伯用手拍了拍她的肩,嘴里骂着:“真不是个东西!这种房子怎么住人!”
“你们这些可怜的娃啊,你爹那么能干一个人,自己的娃却无依无靠的。”
越是说着陈二伯便红了眼眶,他和艾大有些交情在,艾大的尸首都是他和自家儿子抬回来的。
听说她们家闹着分家,吵得不可开交,奈何村里这几日都是哀丧不断,没那个时间照顾一下。
谁能想到竟然将几个丫头片子分了出来,可真是狠的下心来,艾大这几年给那个家挣了多少血汗钱,全喂了白眼狼。
“陈二伯,你别伤心,反正爹没了,分不分出来都一样的。”
哪知道陈二伯听了更加生气,嘴里碎碎念着艾家那群不厚道的玩意。
“乔远,你再去叫几个泥瓦匠来,这房子如何住的人。”
陈二伯也没想到这老房子这么破败,带来的工具人手不够,怎么样也得让这群孩子有个遮风避雨的地。
乔远听着父亲的吩咐,将带来的东西往院里一放就离开了,也没说一句话。
“那两个小的呢,这是你乔远哥媳妇做的,你们先垫垫肚子。”
陈二伯把几个裹着的粗粮饼拿出来,上面还有余温。
锋利的锄头铲除着房子周围的野草野树,所过之处片甲不留,嘴里还告诉着青菀怎么收拾屋子,这夏天到了,草木多了有蛇虫。
青菀对热心肠的陈二伯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世界上的人也并非都是豺狼虎豹。
叫了二丫她们出来吃饭,交代一些事宜,她要去镇上买些生活用品。
顺便问问陈二伯要不要买些修房子的东西,可不能别人给掏腰包。
陈二伯倒是没让她买,怕不懂行当被骗了,他张罗就成,买些生活上用的就行。
本来是想自己婆娘去帮着买,嫁去童家村的女儿生了个胖小子,婆媳俩一大早就赶了过去。
青菀表示自己可以应付,让陈二伯不用太操心。
去了村口,搭上一架牛车匆匆忙忙赶去镇上。
落霞镇比自己想的要繁荣些,靠着一条大河发展航运外贸。
镇上客栈酒楼林立,摊贩排满一条又一条街道,停泊在河道边的船只一艘挨着一艘。
青菀将镇上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落霞镇没有什么特产工厂,靠着较好的地理位置,成了所过船只的中转补给站。
青菀来到粮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粮食,就是价格都非常昂贵,想来是供给给过往船只的商品粮。
最终青菀还是去了大集市,买了些农家自己种出来的。
集市划分了几个区,卖粮食的卖粮食,卖菜的卖菜,卖家禽的卖家禽。
想着家里到处拮据,来到铁铺买厨具。
铁铺热浪滚滚,烧红的铁棍放进水里滋啦的冒泡,飘出一缕白烟来。
打铁的师傅孔武有力,一身腱子肉,抡起大锤当当的敲打起来。
“小妹,要买些什么吗?”店里的伙计将她迎进来。
“想要一口好一点的锅,大概这么大的。”青菀比划出大概的口径。
不一会伙计就给挑了一个满意的,锅挺不错的,即不薄也不厚,均匀规整,师傅的手艺非常不错。
其余的东西也多多少少买了些,还给便宜了十文钱。
为了方便装这些东西,还给买了个背篓,装的满满当当的,差点背不起来。
回村的牛车有三架,都是靠着拉人拉货赚钱,刚一到就被车主人二话不说的将背篓接过甩车上了。
下了车,青菀就不得不自己背着一背篓货物回家,期间不知道歇了多少次才到家。
回到家都不敢相信这是那个拥有星空顶的危房,竟然修葺的有模有样的。
几个叔伯还搭着梯子在房顶上敲敲打打,地上堆满了朽烂的木头。
“菀丫头回来了。”陈二伯用汗巾子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整张脸都晒得通红。
二丫在房梁下面给递工具,小脸红扑扑的。
青菀将东西放下来,直道辛苦了。
几个叔伯却是摆摆手,村里人嘛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最主要的是她们都是艾大的孩子。
艾大这个人与人为善,帮过大家不少,现在他孩子有难出把力也没什么。
老房子上面的梁木早被雨水泡坏了,全部都给换了新的,门也给做了新的,还没装上去。
“大家吃饭没,我去做饭。”青菀想着这么多人帮自己,没由得让人饿肚子。
“吃过了,大家带了些干粮来,你们的粮食就省着,明日里再搞一上午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