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宗藩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宗藩局势(2 / 4)

到了坐在水泥地上的郑三元,郑三元也赶忙起身作揖:“殿下。”

“行了,回去继续做你的村官吧,好好的,别折腾村民。”

朱慈燃没和郑三元说些什么见闻和需要改善的,因为南溪村村民在郑三元的无为而治下,确实过的不错。

“殿下慢走……”

郑三元作揖后退两步,随后才转身离去。

在他走后,朱慈燃也踏上了继续南下的道路。

从南溪村到青林口镇还有三十里路,差不多在天彻底变黑的时候,他们能抵达青林口外扎营。

朱慈燃很少进入城镇,因为在他看来,城镇最易管理,反而是乡野十分困难。

乡野到底怎么样,朝廷只能通过地方村官才能知道,但集镇和城池不同,过往的行商可以带来许多消息。

带着这种想法,朱慈燃和刘顺,以及两名略胖的锦衣卫上了自行车,吭哧吭哧的埋头苦踩了起来。

至于朱慈燃最新的游记内容,也被他整理之后命人送往了京城。

几天后,远在京城的朱由检拿到了朱慈燃的游记,而当他看到南溪村民的生活时,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若是再无南溪村出现,我都要怀疑大明朝已经民不聊生了。”

靠在椅子上,朱由检提起了一抹笑意,坐在殿内一起处理政务的陆文昭、曹化淳、王承恩三人则是早就看了游记内容,因此都带着笑意,作揖回应朱由检。

“好消息还是多的。”

朱由检放游记放在了旁边,带着笑意,将一本奏疏拿了起来。

这是户部的奏疏,而上面记载的则是各地秋收之后的岁入结果。

截止天启十五年九月三十,大明商税岁入四千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余两,田赋粮九千八百七十九万六千余石,天下百姓一亿六千七百五十七万四千九百三十七人。

根据各省的情况,算上蠲免未缴纳赋税的各地,大明今年的总产粮约在十一亿三千七百余万石。

平均算下来,每个百姓应该有口粮七石,约一千一百斤不到,折合下来,每个百姓每天应该都能有三斤口粮。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由于南粮北调,大明需要出银七千万两来购买粮食北运。

七千万两粮食,一边平价从中南、西南市场购买,一边低价在北方、江南卖出,储存。

“按照入秋以来的粮价,皇店眼下有多少流动银,能买多少粮食转运江南和北方?能完成两亿三千万石的运粮任务吗?”

朱由检放下奏疏,询问着曹化淳,而曹化淳闻言也作揖道:

“皇店的书吏们算过了,流动银大约有六千万两,朝廷只需要出一千万两,凑足七千万两,就能购得两亿石米麦。”

“加上田赋的九千八百多万石,折去路上的火耗,差不多能在两千三百万石左右。”

“下面的皇店已经开始收粮了,在开春前会先运抵五千万石给山西、陕西、河西、河南、江西、浙江六省。”

“后续的一亿八千万石会在明年入秋前分批运抵六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眼下税银不够支付官员将士们的俸禄和军饷,以及拿不出不足者一千万两米麦银。”

“今岁军队和百官、兵马司、衙役、教习的合计俸禄是六千八百三十万余两。”

“眼下,金融司新到海外金银铜锭约四百六十万两,金融司存银一千六百余万两,这些加上税银,只有不到六千三百万两,尚有一千五百三十万两的积欠。”

曹化淳面露难色的说着,但朱由检却沉吟了片刻,许久后开口道:

“两亿三千万石米麦,运到北方后,需要按照多少售出,才能收支平衡?”

这个问题让曹化淳敲了敲算盘,他先计算了成本说道:“南方两千万石米麦的成本是七千万两,田赋粮如果就地售出能获利四千四百六十余万两。”

“加上运费,支出约一亿一千七百万两左右,火耗过后,运抵地方的两亿三千万石米麦,价格最少得按照每石五百一十文售出。”

“只是殿下,这个价格肯定会让民间粮商不愿意再购粮售往灾区,况且朝廷也需要用银子。”

“因此奴婢提议,按照灾区现有米价的八成售出粮食。”

“这么一来,国朝能获利两千八百余万两银子,补足各衙门的积欠后,还剩二千三百余万两。”

曹化淳给朱由检算了一笔账,尤其提醒了粮食不能贱卖。

说到底朝廷的米价是“平抑”,而不是“贱卖”。

按照收支平衡来说,他们可以把每石米按照五百一十文的价格售出,但这么一来,民间许多粮食商人就要面临破产了。

他们可没有皇店那么强大的收粮渠道,他们的成本价也比皇店的要高,因此按照灾区市价八成贩卖粮食,商人可以小赚一笔,百姓也能吃到粮食。

一旦后续朝廷没有能力运粮,民间商人没有亏本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自发运粮前往灾区贩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