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一十一章 开发东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一章 开发东北(1 / 4)

“唳——”

六月初,随着时间流逝,让整个北方紧张万分的盛夏终于快要过去了。

这种氛围在长城以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对于长城以北,尤其是依山傍水的一些部落和人来说,他们并不觉得夏天有多么恐怖。

真正让北方牧民和农户觉得恐怖的,是自五月中旬以来,不断奔走的明军兵马……

“驾!驾……”

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装备精良的明军骑兵策马南下,向着燕山山脉奔走。

不止是他们,诸如辽东、朵颜、大宁等地的骑兵都纷纷奔走,但数量不多,似乎是拱卫重要人物的卫队。

他们路过时,许多归顺大明的牧民和迁移北上的农户都特意看向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

谁都知道眼下大明军纪森严,而齐王又宽于百姓,每年都三申五令的让各军不要欺负驻地上的百姓,违者革去军职,收回军屯田。

这样严苛的军规让许多明军士兵都老实本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天启四年以来,朝廷军饷每年都发得很足,士卒没有必要去抢百姓。

如果朝廷发不出军饷,那再森严的军纪,也会在短时间内垮塌。

望着那数百疾驰南下的骑兵队伍,一蒙一汉两个放牧的瘦弱老农不免闲聊了起来。

“那好像是孙总兵的旗帜吧?”

“好像是……”

“这曹总兵和官总兵才南下没几天,怎么连孙总兵都南下了?难不成要打仗?”

汉人老农摸了摸下巴的山羊须,而旁边的蒙古老农则是抓了抓自己的络腮胡:

“打得北虏就好了……”

“嗯?”汉人老农带着一丝疑惑看向蒙古老农,却不想对方瞪了他一眼,用不太熟练的官话喊道:

“老子现在是大明人!”

“我也没说你不是啊!”汉人老农朝着他对吼了一声。

“咩——”旁边的羊群也纷纷跟着叫嚷起来。

“放牧!”没气好气的蒙古老农转身便继续放起了牧,而汉人老农见状也撇了撇嘴,跟着放起了自己的牧群。

两人的这关系,基本上就是泰宁三府的蒙汉关系。

大明给归顺的蒙古人开办了官学,分发了牧场,发放了牛羊,还开办皇店,让他们能轻松尝到“蒙古贵族老爷们”才能吃到的糖,穿上的绸缎。

对于这群许多曾经是奴隶和普通牧民的蒙古人来说,大明可比那虚无缥缈的呼图克图汗要实际多了。

当然,在众多蒙古人里,活得最滋润的还是曾经的兀鲁特部。

兀鲁特部的蒙古人得到了阴山脚下广袤的肥沃土地,而他们的头领把都儿和他们的伯爷赛罕则是在京城里享福。

对于牧民们的税收,朝廷征收的并不多,基本上是三赋一,而要求也是马匹。

如这户牧民有三口人,那就每年交一匹马就足够,如果有五口人,那就是一匹马加两只羊。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人一只羊,三个人一匹马。

这看上去有些多,毕竟一匹马的价格在五两到二十几两不等。

可问题在于,牧民们手上是没有那么多渠道来贩卖马匹的,因为北方的大型牲畜基本被官场垄断了。

他们只能卖给官场,又官场卖给南方,而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养马也并不困难。

大明在长城以外的草场大致在两三亿亩左右,而朝廷把草原免费拿给牧民放牧,并且将缴获的牛羊马匹都分给了他们。

分牛羊的时候,归顺大明的普通蒙古人有三十二万之多,对于他们,朱由检按照每人五只羊,一头牛,一匹马的方式进行分配。

分下来之后,许多牧民终于从贵族手下干活的奴隶,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自天启四年以来,他们在官府的规定下迁移放牧,牛羊马匹的数量增长了两倍不止。

之所以能增长的这么多,自然也是因为冬季的时候,他们可以去皇店购买粮食和大豆、草料来给牲畜吃。

游牧民族最害怕的就是白灾,而蒙古包加蜂窝煤,再加随意可购买的皇店粮食、盐铁油茶,牲畜增长的速度自然很快。

根据泰宁三府的统计,眼下三府一共有七十三万余头牛,八十二万余匹马,以及六百多万只羊。

当年朱由检从河套、土默特两部缴获的二百余万牛羊,如今数量翻了接近三倍。

当然,养这么多牛羊也很难,偶尔出现瘟疫就会成片死亡。

不过这种时候,当地官府会给死了牛羊的牧民再发一次牛羊马匹,但这些是需要还的。

之所以对牧民们这么好,也是因为各有所需。

如草原上的羊,每年有数十万被皇店驱赶南下,在江南以高出北方三到五倍的价格贩卖,还有差一些的下等马也会被高价卖出。

泰宁三府的牧民,每年直接和间接为御马监创造的财富就接近二百万两银子。

不过这些银子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