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
彭——
同一天、在朱由检知道自己被骗的同时,随着一声大喊,几十名壮汉挥动铁锤,砸在了一个木桩上。
木桩被砸入凹处,瞬间触发机关,几十把重达百斤的铁闸刀飞出,在一瞬间斩断了一排排绳索。
伴随着最后一根绳索的断开,忽的“轰隆”声出现。
十四艘大船没有了束缚,纷纷顺着滑道滑落,最后一头栽入河道中。
战船栽入河道掀起的水花让人心中一震,紧接着在看到十四艘船都稳固的停在河道中央后,船坞的所有人都鼓掌了起来。
“让人上去操纵这些大船,去水军三卫的码头,给水军三卫的将士看看!”
熟悉的声音响起,是朱由校正在发号令,而船坞工匠们纷纷按照他的话登上了十四艘大小不一的货船。
不过虽然是货船,但如果仔细看去,可以看到甲板的左右两侧有数量较少的炮口和炮台。
毕竟是十七世纪初,海上的海盗数量可不少,尽管是商船,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还是必要的。
不过由于是下水日,因此没有装备什么东西。
在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中,十四艘大小不一的商船开始驶出河道,向着十里外的水军三卫营地赶去。
这个时候,朱由校也让魏忠贤准备了马车,随后在一千龙虎卫骑兵的护送下,向着南边的水军三卫营地赶去。
当他们赶到水军三卫的营地时,便被早就知道的三卫指挥使让人放行,而水军三卫的士卒,已经在军港附近,将码头围的水泄不通了。
他们眺望着大海,而远处缓缓驶来的,便是十四艘大小不一的商船。
朱由校下了马车,三卫指挥使当即前来作揖行礼,却被他挥手示意不用。
“真冷啊……”
握着手里的暖手炉,朱由校感觉鼻子冻得有些难受,不过当看到越来越近的十四艘商船时,他心底也升起了自豪感。
“客巴巴!你看,这是吾设计……咳咳!吾和弟弟设计出的大船!”
朱由校对旁边刚刚下马车,在魏忠贤扶着走来的客氏自豪的说着话,就好像想要家长夸赞的孩子一般。
“呵呵……”客氏笑了笑,尽管心底对大冬天来海边吹冷风很不舒服,但还是对朱由校恭维道:
“万岁的手艺,这船自然是差不了。”
“哈哈!”听到这句夸奖,朱由校笑着双手叉腰,静静的看着这十几艘商船进入了早早为他们准备好的港口内。
等停下后,朱由校让人放下船梯,他登船上了最大的三千料(925吨)商船,在甲板上走着的时候,船坞的掌事也上前对他说道:
“万岁,此船有四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船长十八丈,宽六丈,有数层甲板,左右各有七个炮位,正面一个炮位,载重七千石。”
说到这里、掌事尴尬笑道:“但是齐王殿下说了,商船和日后的战船,所用火炮都必须是燕山军械所的,因此还没有装备……”
“不过齐王殿下说,这十五个炮位会装备二十斤炮和十斤炮。”
说到这里、掌事也解释了朱由检所定下的火炮制度。
对此、朱由校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点头,随后对其他船说道:“那些小船呢?”
“回万岁……”掌事看了一眼朱由校所指的其他商船,一一介绍了起来。
二千料的三艘商船长度是十六丈长,五丈三尺宽,六斤炮四位,四斤炮八位,载重五千石。
一千料的商船是十丈长,三丈三尺宽,六斤炮四位,四斤炮六位,载重两千五百石。
也就是说、就眼下的这十四艘武装商船,可载货量是四万七千石。
这还只是载货量,实际上如果按照它们的火炮配置来说,完全不输于眼下水军三卫的训练船。
也因此、看着十四艘武装商船的水军三卫将士们,还以为这就是他们的战船,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就是搞后勤的。
倒是知道这些船作用的朱由校拍了拍围栏,随后对掌事道:
“我看这船弄得不错,如果试水三个月没有问题,那你们就继续造船,下一批……”
朱由校摸了摸下巴,他不知道大明需要这船有多少,也不知道这玩意是朱由检为了移民大琉球准备的,还以为这玩意是为了运粮和运兵去辽东。
因此、朱由校想了想,由自己开口,如果说的太少,恐怕会被人笑话,于是抬了抬下巴道:
“再造三千料大船二十艘,四千料十艘,五千料四艘,由内帑拨银!”
“至于木料、就命登来船厂,把阴干的木料北运给你们吧!”
朱由校大手一挥,直接就下令让人将三千料大船扩大到了二十支,另外不一定能造出来的四千料、五千料大船也是不眨眼的让人使劲造。
这第二批造船数目的吨位,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料,接近同时代西方的4.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