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斩蟒传> 第284章 得道多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章 得道多助(1 / 4)

不是没有人反对力量。

在最大的反对派儒生被姜云龙、吕乾、姜鸿飞分化打压后,其余反对力量就虚弱很多。

问题是乾明军的根基是乞活军,他们不会反对废除这种不合理的礼仪制度。

另一方面,又反对,就会有支持。

至少各家女性是鼎力支持这种新制度的。

废除奴婢制度更不用说。

本来文朝就停止这种人身奴隶制,是鞑子重新建立起来的。

说到底,儒教本来就不是一个顽固派,不然文朝就不会出现张学、程学、官学等新儒教派。

只是理学派的程学太过垃圾而已,满足了男人,却把女性各种折磨。

可惜戎狄才不信这一套,他们信奉的奴隶制。

管你什么天理人欲,他爽就行。

儒门礼仪,被戎狄搅碎,扔进了如厕。

现在的儒门,不过是一个个没有骨气的幸存者。

真正有脊梁骨的,早就死在了文朝末年。

这也是姜云龙一直以来,看不起这些人的原因。

更是早早建立讲武堂、精武堂,培养军官的原因。

千年前的读书人,可以骑马上阵,深入大漠草原。

现在的读书人,连骑马都嫌累,这还算什么读书人,什么儒生?

儒家六艺里面,可是把骑射当成了必学科目。

姜云龙坐镇南京城,轰轰烈烈的清算运动,随着南京被拿下,快速想苏州各地蔓延。

大公审在南京城头举办。

跟安庆府一样,那些旧日骑在唐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叛徒们,一个个被压上去,然后在民众的讨伐声中,就地处决。

每次处死,都能引发一阵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处死,部分无辜的妇孺,部分编入军妓,这是这个时代最无奈的地方。

大量军人的存在,让姜云龙也无法废除这种制度。

不然他们耐不住精力,可能祸害无辜的良家。

姜云龙只能量取其轻。

在公审同时,十月秋收照常进行。

同时还有一大批“士子”害怕被清算,不得不北上,至于中间有多少人是锦衣卫谍子,那就是看魔宗和鞑子的能力了。

乾明军掌控三州,外控徽州朱家、海州张家。

陈家式微,退守鄂州西北部和川地,组建新水军,妄图守住最后的基业。

象州一分为二,东南蛮夷动乱,西北军阀混战。

红巾军也在刘复同的强力推动下,开始变革,

军事上,淘汰老弱,进行屯田耕种,积蓄粮食物资。

毛贵等非魔宗跟随者们被赶出核心,分布在商丘、陕州等地边缘地带,为红巾军遮蔽两翼。

同时也有让他们自己经营地盘,对外扩张的意思。

政治上,废除军头统治的节度使制度,军队与民事分开。

因为这相当于切除了那些军头大半的利益,以至于红巾军近乎内乱。

这也是姜云龙可以顺利拿下苏州、福州、甘州的原因。

因为刘复同已经自顾不暇,加上缺少足够的军粮,根本无法南下。

更别说北方鞑子得到了南方五十年的积蓄,虽然粮食不足,但钱财难题却是解决了。

在武卫军去东北黑土地走了一圈后,就带回了成千上万的牛羊马。

至于那些被饿死、冻死的百年前大金国女真人,他们才不管。

没了江南唐人奴隶的粮食,他们只能吃北方蛮人。

姜云龙需要时间处理新得的三州,刘复同需要整编红巾军政,真正把三州的力量凝练成一团。

而北方鞑子则是舔舐伤口,同时从草原征兵。

试图守住最后的燕云之地。

有了燕云之地,他们就可以顺着河北平原南下,有机会夺取黄河下游的大平原,威胁两淮。

失去了燕云,只要唐人义军占据燕山各处关卡。

鞑子想要重新进入这神州山河,就需要进攻那些易守难攻的山脉关卡,难度就会大幅增加。

而且草原的天气寒冷。

习惯了神州的气候,习惯了城池的舒适生活,这些人哪里愿意回到草原上去。

说句不好听的,在草原大家只能吃混着野草的羊肉,喝羊奶,连麦饼都没得吃。

要不是自身粮食不够,脱脱不花才不会给刘复同整编军队的机会。

他又不傻,自然不愿意让对手变强。

问题是他想出兵也做不到。

粮食不足,士气低下。

十一月的寒风已经抵达,只能偃旗息鼓,积蓄力量。

于是天下再次安宁起来。

粮食大半被征集的大量红巾军平民听说徽州、苏州分配公田,三年免税,纷纷逃入南方。

刘复同忙着跟军头们较劲,暂时也无力管控这些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