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武锻大明> 第252章:包围汉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包围汉城(2 / 3)

别的不说,就说义州、仙州、钟城这三座城,之前明军也按照打探过,这三座城的驻军都只有三四万人。

但是他们愣是把明军挡在城外。

相比起来,义州方向因为是明军主力,平安连续强攻城池,造成的损失要大一些,倒是攻打仙州和钟城的两路明军,他们更多的是与朝鲜人互相对射。

双方互有伤亡,但是损失并不是很大。

平安的意思是,让盛靖先率精兵三万到汉城牵制住朝鲜人,而他则是去配合另外两路军,快速打通仙州与钟城的通道。

一旦攻破仙州和钟城,朝鲜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因为真到了那个时候,明军就能集齐近二十万人围攻汉城,朝鲜方面虽然也还有十几万兵马,但是仅凭一座汉城,又如何能抗住明军的攻击呢?

面对李思高的问询,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陷入了沉思。

这些大臣也都希望战胜明军,但是现在明军杀来三万人,这让朝鲜人有些腹背受敌。

最让他们郁闷的是,这盛靖早不来晚不来,就在朝鲜人很快就要彻底歼灭北洋舰队的时候,他们就杀来了。

击败北洋舰队很重要,但是国都的安全可就更加的重要。

“陛下!”

大司宪崔元喜道:“眼下看来,只能必成坚守。”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道:“战前陛下从周围各城征调的粮草足够我军使用一年,眼下盛靖来势凶勐,不宜与其争锋。”

“微臣......”说着他叹息一声道:“微臣现在,更加担心的是钟城与仙州,若是这两城被明军攻占,则我军危矣。”

崔元喜的话,让李思高有些郁闷。

眼下的局势很明显,大家都看得见。

但是拖,对于朝鲜来说,弊大于利。

因为朝鲜是小国。

而且最近他也得到消息,欧亚非的那些部落势力,基本都被明朝官府查处,想要让欧亚非的人捣乱,看样子是不行的。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出列道:“陛下,事已至此,或许只能派人去跟明廷讲和。”

“???”

这人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金成生!”李思高冷冷的道:“你是想要朕向明朝投降吗?”

金成生是朝鲜御史,平时不爱说话。

但是这个时候,他居然提出了议和。

明朝人的目的,在朝鲜三岁孩童都知道,明朝要的不是议和,而是要将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称臣李思高没有意见,但是要让他将祖宗留下的江山,拱手送给明朝的人,他是一万个不愿意。

金成生道:“陛下!”

“现在朱允炆已经解决了欧亚非的问题,明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我朝鲜争斗,以我朝鲜现有的实力,焉能抗衡大明?”

金成生的话有些刺耳,但却是少有的真话。

虽然这满朝文武,都琢磨要死战坚守。

但是李思高其实心里也清楚,朝鲜人是打不过大明的。

只是他不甘心而已。

就在这时,大司宪崔元喜道:“金成生,我大朝鲜国立国数百年,现在岂可轻易将国祚交给明人?”

“你是不是害怕了?”

金成生无奈,只得退下。

朝鲜国虽小,但是大臣们的意见却出奇的一致。

可称臣,但绝不投降。

这是朝鲜君臣的底线,此时突然冒出一个金成生这样的异类,他说得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却得不到一丝响应。

“传旨!”

李思高道:“紧闭宫门,闭城坚守!”

说完,瞪了金成生一眼,道:“从今往后,再有言和者,杀无赦!”

李思高虽然年少,但是那股子血气还是有的,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将国家交给别人。

有这样的君主,既是朝鲜人的福气,也是朝鲜人的晦气。

接下来,朝鲜人注定还要死更多的人。

.......

随后的半个月里,盛靖不断加强进攻汉城,同时也与北洋舰队的陈星取得了联系,陈星收拾残兵败将,也终于从汉城港登陆。

包围汉城。

明军三万六千人,分成八路将汉城的八道城门团团围住,而汉城城内,则驻扎住十二万朝鲜军。

盛靖在连续勐攻半个多月之后,汉城依然还在朝鲜人的手里。

盛靖有些懊恼。

“陈将军!”

盛靖向陈星一拱手,道:“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如今已经围城半个多月,但是这汉城就是拿不下来,这该如何是好?”

陈星也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如果在开战之前,陈星绝对拍着胸脯道:“小小汉城,本将三日内必破此城。”

但是现在,他却没有了这份底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