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嗒嗒。”
战马急驰而去。马背上骑士一面策马狂弄。一面弯弓搭箭。向在马道一侧树立的十个箭靶射去。战马奔驰如飞。四蹄急起急落;箭矢急如流星。一枝一枝的射出。
在跑到了场地的尽头之后。战马绕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弧圈。转过弯來。又向回速奔。马背上骑士同时又开弓射箭。再回射了一趟。一直跑到了出发点才停下來。而守在出发点的士兵看了看傍边的一个水漏。大叫声:“阿燃史乞沬。未超时。”
而这时守在箭靶边的士兵也统计各个箭垛上的羽箭。大叫道:“中二十三箭。失二箭。”
阿燃史乞沬从战马上跳下來时。周围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喝釆声。
这是一条长度一百五十步的马道。箭靶设在马道左侧约有二十步至二十五步的地方。而且各箭靶远近、大小。高低都不一样。在出发点处。有一个计时用的水漏。骑士出发时将水漏的塞孑拔出。在跑马的过程中射箭。但必须在水漏中的水完全漏完之后。策马回到出发点上。才算有效成绩。因此这个测试考验的不仅仅是射术。用时也是考验士兵的骑术。由其是骑射的配合。也更贴进于实战。
一百五十步大约也就是二百多米。在战马的全速奔驰下。一去一回大约在一分钟左右。在这短短一分钟时间里。能够连续射出二十五箭。中二十三失二。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成绩。阿燃史乞沬的神箭之名。确实一点也不假。
不过能够有这样的成绩。除了阿燃史乞沬的射术高明之外。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换上了新式的马俱。因此在马背上的稳定度也要比过去好得多了。这样一來。命中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高原在看台上也连连点头。道:“这家伙射箭的能力。确实不错啊。在这样的纵马急奔的情况下。还能够中二十三失二。就是在匈奴人里。恐怕也找不出几个來。”
姜桓武也点了点头。道:“这一批人的素质确实很不错。如果训练得好的话。可以大有做为。当初决定把他们招入军队中來。确实是正确的。”
高原笑道:“不过也多亏了姜大哥操心。才压制得住他们。如果换了别人。我还真的不放心啊。”
虽然高原有一多半的精力都放在建立锦衣卫上。但对蕃勇军、斥侯军也沒有放松。由其是对蕃勇军。高原也同样十分重视。因为这支军队毕竟是全由草原游牧民族组成。在这个时候。还从來沒有过的事情。就是当年在赵国推进胡服骑射的变革。到是大量将林胡、楼烦两族的族民编入赵军。但也沒有像高原这样建立一个全由草原游牧民族组成的军队。
不过有姜桓武在蕃勇军中坐镇。也确实能够压制住这些草原游牧民族。尽管姜桓武的骑射能力和他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论综合能力。却远在众人之上。常常以一对十。以一对二十。都能轻松获胜。因此也让匈奴人十分服气。毕竞草原游牧民族都是尊敬强者。崇敬英雄的。
另外。自从成立正式的士兵之后。尽管还不能享受其他士兵同样的待遇。但也确实要比做苦力好得多。住的是宽趟干净的军营。吃是五谷杂粮这样的食物。尽管可以吃饱。每隔一天还能有半斤肉吃。而且毎逢五、十还能有一小瓶酒喝。这样的生活。就是以前在匈奴部落中是沒有过。毕竟在匈奴部落中。能过上富足生活的只是少数贵族。而绝大多的普通匈奴人。其实都是生活在饥饱之间。
因为草原上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只能靠放牧为生。但一个普通牧民家族。也养不了太多的牲口。一个普通的匈奴家族人口大约在十人左右。一般也就能养十來匹马。几十只羊或是几头牛。仅仅也够维持家庭的生存。而且尽管在草原上不缺天然牧场。但放牧的风险也很大。气候、狼群、马贼都是放牧的最大危险。如遇到一场暴风雪。或是寒流來袭。所养的牛羊在一夜之间全部都死光。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更何况还时常暴发部族间的战争。
而成为武安军的正式士兵之后。至少不必为生存担心。因此绝大多数的匈奴人都比较安心。按受训练。并且希望能够在战斗中立功。好早一天过上正常的生活。
因为蕃勇军的各级军官都是从蕃勇军內部选拨。就是互相比拼箭术、骑术、骑战等能力。蕃勇军共计约七千五百余人。计划将分成七个千人队。设有七名千骑长、十五个五百骑长。七十五个百骑长。一百五十个五十骑长。既使不管最低的什骑长和伍骑长。也有二百五十个左右的各级军官职位。虽然现在蕃勇军的官兵都还享受不了其他士兵的待遇。但众人也知道。当军官肯定里要比当普通士兵要好。因此也对这二百多个军官的位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激列争夺。百骑长、五十骑长、什骑长、伍骑长都己经确定了人选。不过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有七个人因为各种意外事故而丧命。还搭上了四匹战马。至于受伤的人马。则多达近百人。也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不是现在除了云瑶之外。还有三名白灵族人。受伤的人能够得到极时的救治。恐怕因意外丧命的人数还会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