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攻击包头的战略意图提前暴露,傅作义要求34师于21日晚上出动,夜间行军。这个要求给将士们可出了一个大难题。塞外天气奇寒无比,特别是到了晚上,零下三四十度的天冻死人绝对不是新闻。第34师的战士虽有部分是东北的,比较抗寒,但是山西、河北、河南的也有不少,这一下把他们冻得可够呛。
“啊,好冷!”战士们被冻得直打哆嗦,感觉整个身子都快僵了,说是急行军,可速度越拖越慢。
“快跟上,一个拉一个,千万别停,一停就跟不上了!”
尽管这般寒冷,赵云祥师长倒是急出一身汗来。不是热的,而是怕的,一怕完不成任务,影响大局;二怕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拖累友军;三怕部队因冻伤而大量减员。幸运的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至少并不普遍。这主要得益于冀中日渐强大的后勤体系,像防寒服、防冻药膏都能够及时供应。
后世,中国有四大皮毛基地,其中两个在冀中,即“金束鹿,银蠡县”。束鹿就是后世的辛集市(治所不在一个镇),是中国最大的皮毛加工基地,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时称“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它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就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蠡县留史镇也是与辛集齐名的皮草市场,素有“四海客商集留史,举步可得天下皮”的美誉。而且蠡县除了是中国皮都以外,还是纺织强县。光这一个县的纺织业就足以提供数十万大军的军服了。
至于防冻药膏则是白洋淀的特产,擦脸、手、脚,关节等易被冻伤的部位有奇效,行军之前涂一点在身上。会有“暖宝宝”的效果。
除了硬件方面过硬以外,在软件方面,也就是部队管理上,郑卫国也是狠下功夫,要求各级军官一定要爱惜士卒,严禁打骂虐待。如果行为不当导致部队非正常减员,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所以这趟行军尽管无比艰险。但并没有战士被遗弃的现象。也没有私自开小差的现象。这一点只怕八路军都比不上。
在全体将士的齐心协力下,第34师一夜急行,历经艰辛,最后终于在22日黎明抵达了包头附近。
见包头城已然在望。赵云祥师长终于松了口气,还打趣道:“好险,差点儿就要误了军机大事!我可是在傅长官面前立了军令状,要是完不成任务哪还有脸回去。”
参谋长范子侠开玩笑说:“到时候傅长官挥泪斩马谡,您也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正说笑着,一名侦察兵突然匆匆赶了回来,报告道:“师座、参座,包头敌军出动!”
赵云祥和范子侠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是咱们的隐蔽行军不慎暴露了?这可如何是好?于是赶紧问道:“敌军出动了多少兵力。附近有没有敌人的伏兵?”
侦察员忙道:“出城兵力不多。只有一个骑兵中队,几辆坦克,还有几门山炮!”
赵云祥惊讶地说:“才这么点儿,应该不是冲咱们来的吧!不过小心为上,通知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让将士们感到奇怪的是那支部队并没有冲他们来。而是朝另外一个方向去了。后来才知道因为骑二军突袭萨拉齐,双方在那一地区爆发了激战,但**兵力并不多,且以骑兵为主,目前又已经撤退了,。这使得驻包头的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中将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是以小部队四下袭扰。
为了清剿这些 “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小部队”,小岛中将在22日清晨,也就是**全面进攻之前,命令麾下的机动兵力,包括一个骑兵中队,再配合坦克、炮兵组成了一个所谓的“讨伐队”。并由熊川联队长负责指挥,大摇大摆的开出城去了。
这样一来,日军在包头的兵力就更加窘迫了,而且调走的还是最重要的机动兵力。但小岛吉藏中将还沉浸在防御工事“坚不可摧”的美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大股中**队已经快逼近城垣了。
赵云祥师长见机会难得立即组织部队准备向城内突击,命令以马彪第341团为主攻,夏云庭第342团和李世镜第343团为策应。第341团就是以前的33旅,是赵师长的老部队,所有有重大任务都会交给他们。事实上,这支部队也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每一次都是异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让兄弟部队无话可说。
由于平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严格的训练,战士们体力很快就恢复了,甚至还有一点点临战前的亢奋。但那些充当向导的苦力就有些惨了,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像这样的极限行军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可一听说要打仗都还是在竭力坚持。
充当先锋团团长的马彪有些不忍,就劝道:“你们先休息一会儿吧,等下给我们画个图就好了,别去前线。打仗太危险,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但大家都不肯,表示非找小鬼子报这个仇不可。一名叫王友良的青年说:“那里面的地形太复杂,画图画不清楚。你们万一摸错了,就摸到鬼子机枪火力下去了,所以一定要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