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大佐正准备给冯柳村守军致命一击,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他向后方看了一眼,只见远处腾起一大片火光,惊恐地说:“什么情况?为什么后方会突然传来这么剧烈的爆炸?”
参谋长也是吓得脸色苍白,慌乱道:“阁下,好像是从炮兵阵地上传来的!支那胜芳阵地上也有炮声和火光,我怀疑他们是在用集团火力轰击我们的阵地!”
“纳尼?集团火力!”毛利末广大佐摇头说:“索嘎,这怎么可能!支那人哪儿来的这么多大炮,难道他们已经把那8门炮运到胜芳镇去了?”
参谋长分析说:“不,这不像是150毫米重炮的声音。我怀疑他们是在平汉线缴获的我军武器,天知道他们在110师团那里缴获了多少装备。”
毛利末广大佐也很快认同了这种看法,恼怒地说:“八嘎,肯定是这样,第110师团糟糕的表现真是让我们姬路人丢尽了颜面!”
第110师团是由第10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组成的,二者的兵源都来自日本姬路。所以110师团前段时间的惨败让毛利大佐也感到有些脸红。不过。事实上第10师团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也很一般。可能是这支部队太狂妄了,每次会战都吃了不少亏。到后来连日军大本营都有些看不下去了,39年的时候干脆调回国内。40年又重新派到东北,一直呆到44年才去菲律宾,结果被美军在吕宋岛狠揍一顿,几乎全军覆灭。
参谋长试着联系了一下野炮大队,果然没有回音,不禁担心地说:“联队长阁下,支那军现在占据了炮火优势,肯定会再次试图打破我军封锁。抢走那八门重炮。您看我们要不要?”
毛利末广犹豫了一下说:“还是请示一下旅团长阁下吧!”
“哈依!”
日军对于火炮极为重视,所以一般的指挥官都不敢轻易下令摧毁火炮。最搞笑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39年9月的陈庄之战。日军在偷袭根据地时被八路军第120师伏击,吃了大亏。因为火炮不好携带,所以日军在逃窜之前偷偷把炮埋了起来,并且特意埋在尸体下面。八路军还真就上当了,见埋的是尸体就没再往下挖,结果一门火炮也没找到,还以为是日军带走了。
当然。这个故事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假的,甚至据此认定陈庄大捷也是虚构的。可是在40年5月发生的随枣会战中也发生了相同的一幕,不知道是不是陈庄那伙儿鬼子传授的经验。反正在**反击时,日军也是将火炮埋在尸体之下。不过那一次却被**识破了。
为什么**能识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可以用小鬼子的尸体去领赏钱,所以就算埋的是尸体也要重新挖出来,其他书友正在看:。这一挖不打紧,有名战士可能太兴奋了,一铲子下去铲得太深。恰好铲在下面的火炮上。看来仓促之间日军也不可能埋得太深。
带队的长官一听,不对,有情况!于是立即让战士们接着往下挖。好家伙,一下子就起出两门山炮来!这两个战例一方面可以说明日军确实是很狡猾,另一方面也能够说明他们对火炮的看重。哪怕是大败亏输,首先想到的也是保住火炮。
当然,也幸亏如此。要是换作财大气粗的美军,早就把那八门重炮炸成废铁了,哪里轮得到两个被打得半残的营守到现在?
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接到毛利末广大佐的请示电之后也很是郁闷了一阵,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你丫的要炸就炸,问我干嘛,你这不是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了吗?郁闷归郁闷,濑谷启少将还得把这份责任扛起来。思前想后,他决定再派部队去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再炸。
此时348团一营已经跟348团取得了联系,知道援兵已到,立即着手布置。事实上,第33师一部已经在向南柳村以东的牛百万村隐蔽机动。按李良荣的意思,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能就抢几门大炮回去。机会难得,还得在小鬼子的伤口上撒把盐。
当然,濑谷启少将也不是傻子。胜芳镇方向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火炮,肯定是来了援军,他一面小心翼翼地派部队向东南试探性进攻,一面立即向师团长筱冢义男中将求援。
“纳尼?七八十门大炮!” 筱冢义男中将一听就傻眼了,着急地说:“濑谷君,你的是不是弄错了?支那军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重炮!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濑谷启少将忙道:“师团长阁下,您难道忘了,这支部队前段时间可是把保定和石家庄洗劫一空!天知道他们抢到了多少火炮!”
石家庄是日军在华北第二重要的兵站基地,保定也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还是河北省首府。按照日军的惯例,特别喜欢在这些地方屯积物资。所以濑谷启和毛利末广他们想当然的就认为郑胡子的火炮都是从兵站仓库里缴获的。
“索多斯内!” 筱冢义男中将确实更大多数日军将领有所有不同。得知野炮大炮遭受重创丧失战斗力之后,不仅没有发火,反而迅速冷静下来。
“阁下!”濑谷启少将迟迟没有听见回音,忙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