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脸,交易不了多长时间了,如不抓紧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也是他急着除掉伊万诺夫的原因,因为他没有时间跟他纠缠下去。
不过想除掉伊万诺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在郑卫国和德国人准备一劳永逸地除掉这块绊脚石的时候,伊万诺夫也在暗中行动。自从见到那种神秘消炎药的神奇疗效之后,他心中的贪婪就像杂草一样疯狂地生长出来。这种药物蕴含的商业价值,乃至军事甚至政治价值实在太大了,不由地他不动心。
让伊万诺夫感到愤怒的是那个中国人居然敢抗拒他的要求,这让他非常恼火。要知道他年纪轻轻就身为苏军少将,又是远东军区安德烈大将的外甥,就算在苏联国内也是可以横着走的,没到竟然在懦弱的中国人面前碰了钉子。这让他产生了一丝屈辱的感觉,报复的火焰也燃烧得更旺。
“该死的中国人,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伊万诺夫暗自发誓。一定要获得这种神奇药物的制造方法。而且还给那位狂妄的中国将军一个难忘的教训。阻挠德国物资的转运不过是一道开胃菜,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惊喜。
几天之后,程政委突然匆匆赶来,焦虑地说:“不好了,司令员。那个伊万诺夫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竟然通地gc国际向延安施压,要我们帮他们盗取消炎粉的配方和全套制造方法!”
周参谋长着急地说:“德国人不是已经在采取行动了吗?难道是出了什么岔子?”
郑卫国想了一下,镇定地说:“不要急,那个计划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总需要一些时间。以德国人的缜密应该没有问题的。”
程政委为难地说:“可眼前这一关怎么办呢?”
周参谋长也说:“是啊。总座。那个伊万诺夫还撺掇苏联向我国政府施压。就算延安方面撑得住,只怕国民政府和军委会也只能妥协。毕竟苏联是我国眼下唯一一个可靠的物资进口渠道。”
郑卫国思索片刻。沉声道:“看来只能提前用那一招了。”
程政委和周参谋长忙问道:“什么招?”
郑卫国笑道:“上不得台面,不过还是需要你们配合,!”
几天之后,贼心不死的伊万诺夫少将终于在几名中国同志的帮助下窃取到了“神秘消炎药”的配方和制造方法。伊万诺夫如获至宝,忙将这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递给一名随行的苏联药物专家彼得洛夫。彼得洛夫在哈尔滨从医多年,不仅会说中国话,还会写中国字,更难得的是他对中医也有一些了解。
彼得洛夫接过看了一眼。无奈地耸耸肩,摊开双手说道:“噢,很抱歉,少将同志,我不认识上面的文字!”
伊万诺夫少将不满地说:“你不是说你认识中国字吗?”
彼得洛夫尴尬地说:“简单的字认识,这个上面不认识!”
一名中国同志忙解释说:“少将同志,您就不要怪责专家同志了,这个上面是医馆体,大多数中国人也很难认得出来。”
伊万诺夫疑惑道:“医馆体是什么?是另外一种文字吗?”
那名中国同志笑道:“哦不。只是汉字的另外一种写法而已,只有医术精湛的中医大师们才会用。”
伊万诺夫没有办法,只好请中国同志找来一名老中医重新摘抄了一遍。等抄好之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围了过来,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药物组合在一起,才能生成如此神效。
只见上面写到:蟋蟀、蝎子、蒲公英、黄连、栀子、大黄、金银花、板兰根、人中白、秋石、猪零……等几十味药,份量和炮制方法各有标明。
伊万诺夫事实上也看不懂,疑惑地说:“彼得洛夫同志,这个药方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彼得洛夫回答说:“嗯,暂时还不清楚,需要更加专业的检测手段。”又对中国同志问道:“前面的药材都是常见的虫子和植物,我都认识,后面写的人中白是什么东西?”
中国同志也是一脸茫然,学毛子摊了摊手,表示不知道。最后还是那名老中医给大家解了惑,他摇头晃脑地答道:“人中白,溺白垽也!《本草经疏》有云,其味咸,气凉,无毒,能泻肝、肾、三焦、膀胱有余之火……”
彼得洛夫听得迷迷糊糊地,忙问道:“什么意思?天啦,为什么我一句话也听不懂。”
中国同志忙捂着嘴偷笑道:“呃,老先生的意思是说人中白就是便池里的尿垢,据说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噢,天啦,这怎么可能呢?”彼得洛夫不高兴地飞舞着手臂,忍不住大声嚷道:“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中国同志忙答道:“怎么可能有错呢?根据我们暗中观察冀中的消炎粉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而且刚才这位老先生也说了,这种药物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您应该知道,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盛赞过这部典籍!”
达尔文的大名彼得洛夫还是知道的,只好摇晃着脑袋嘟囔道:“好吧,那秋石和猪零又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同志又嘱咐说:“老人家。这回您说简单点儿。不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