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不知深浅
不及细想,连城手腕一转,身子随着手腕的转动站起,一剑直往达达替心口刺去,达达替铁棒再要抡起,叮的一声,挑开了连城刺来的剑。
蒙古人向来以摔跤骑马等为乐,皆是力气极大之人。达达替乃蒙古大昭寺巴赫法师门下三弟子,练的是霸道威猛的外家功夫。与人比武,每一招都犹如泰山压顶,排山倒海一般。达达替生性鲁钝,法师并未教授他什么绝妙武功,而是根据他的本身,为他量身打造一套外家所练习的硬功夫。由此可见,这位法师却是厉害。
达达替所学师父传授的这一套外家武功,有十年之久,在蒙古除了恩师及两位师哥,几乎少遇敌手,此次他与法师前来中原,是有要事要办。法师不便进城,便派达达替前来打探,岂知就遇到了白观音。白观音定要说他是蒙古鞑靼的奸细,虽然出手将白观音打败,但此人不依不饶,幸好连城三言两语,将白观音气走了,连城没有说佩服他的师父,达达替心中不服,哪知连城竟然出言奚落法师,达达替岂能容忍,二人于是便动了手。
这一动上手,达达替就将法师说传授的武功使出来,只希望能三招两式将连城打败,要他亲口承认他最敬佩的乃是蒙古法师而非眼前那个娇滴滴的小女子。
达达替学到的这一套外家功夫有三十六路变化,每路变化皆有厉害杀招相辅相成,其他书友正在看:。
虽说刚开始的三招都是“砸”,但是也不难看出这三招实在是很肤浅。
这三招看似肤浅,但却最为适合达达替所用,也就是这一套看似肤浅的功夫,让他在蒙古有一个极响亮的称号:铁塔勇士!
俗话说:人无贵贱之分,武功无深浅之说。只是看练功之人所选择的武功和练习的程度。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并非一本绝世武功秘籍就可以随随便便的降临至某一人身上。法师就算给他最厉害的武学秘典,达达替即便花十辈子也极难参悟。所以法师就深思熟虑,将各家武功套路之中最为简单使用的招式再一次去繁留简,加以补充,然后组成一套简单但却极不简单的武功传给了达达替。法师曾游历中原,见识过各门各派的武功套路,加之他学识渊源,过目不忘,游历一遍回去,便花了数年时间,将这些武功之中的简单实用套路提炼出来。这一套武功若练不好,就跟平庸之人无疑,但若是练好了,实力之强,叫人不可小觑。由此可见,这位法师的确深不可测。
达达替对法师的敬重几乎达到盲目状态,可见一斑,达达替能有这般成就,绝非幸运。
所以连城嘲笑法师之时,他便怒从心中起,定要教训这个目中无人之人。
连城数招一过,便察觉不妙,达达替每一棒都看似平平淡淡,但其中包藏着极大的后招,在这数招之间,连城三次剑尖都只离达达替要害不足一寸,但是达达替一棒或挑或砸或抡,都挡开了这致命的一剑。
达达替成名以来,少遇敌手,自以为在蒙古排行第四,来中原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虽然先前三招打败了白观音,他以为那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眼前这个小子最多十**岁,,按理说三两招是可以拿下,岂知非但没有拿下,反而数次险些要害中剑。那排名前三的,自然是他的师父和两个师哥了。
连城也是吃惊不已,他精妙绝伦的剑招居然能被对方挡开三次,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不过随即他就明白了,达达替练的是外家功夫,兵器又是重达百斤的长铁棒,而他的手中长剑不过三尺,只是一把普通之剑,要是蛮力和铁棒硬碰,非断不可。
达达替的铁棒虽长,但运用却极为灵活,一套棍法使的是呼呼有声,威猛异常。
连城没有时间与这蒙古僧人瞎耗,心道:“先不管什么法师不法师的弟子了,尽快打败他再说!”
当下,将剑柄反握,这是他反握刀柄的习惯。突然,连城一步上前,直往达达替面前蹿去,达达替大喝一声,铁棒横削过来,庞大的身躯朝左侧闪开,连城这一剑就刺偏了。达达替大喜,右手就要擒拿连城后心,这时,连城反握剑柄的手往回一撞,剑身随着划了一个半圆,直向达达替的小腹刺去,这一剑又快又狠,达达替大吃一惊,伸出去的右手猛然回缩,就地一滚,轱辘出去数尺,避开了连城这出乎意料的一剑,随即站起,诧异的看着连城,道:“你是怎么知道破解之法的!?”话语之中显出惶急之色。
连城倒是一愣,这并非是什么破解之法,只是用他的老套路来制敌而已。不料竟被达达替说成是破解之法,听达达替说的惶急,心中一动,道:“你的武功并不难破,我那只是开始而已,你若是喜欢,我们再来过,在破解更多的招式!”
达达替并不知道连城反手握住剑柄之时刀法快,还当真以为连城真的破解了他的武功。心中惶恐不安,道:“师父说这一套武功极难破解,你居然用不到五招就破解了,你是谁,难道你就是大罗神仙的弟子吗!?”达达替如此一问,众人均觉好笑,暗道:天下哪有什么大罗神仙,你这个蒙古僧人难不成是被打傻了?但这个少年五招打败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