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520章:风起德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0章:风起德州(2 / 3)

表面上看周易影视+企鹅影业+阿狸影业+萬达影业+奈飞=奈飞中国。

但实际上这个内容+平台+互联网=国际化】的逻辑就是一个大饼。

奈飞显然是想用这个影视国际化的噱头,诱惑周易这四家影视公司出钱。

貌似他们每家只需出25亿,奈飞主投50亿十分有诚意。

但实际上就是奈飞在拿50亿,来套取华夏影视公司100亿的投资金额。

不得不说,奈飞这算盘倒是打的挺溜的。

至少企鹅、阿狸、萬达这三家土大款还真的动心了。

只是作为关键一环的周易影视却没有吃下奈飞这个诱饵。

于是为了补充了影视内容这个环节,奈飞那边便联系上了华艺。

据高飞所知,王家兄弟倒是挺喜欢这这几个大佬一起玩儿的。

甚至昨天觉得自己又行了的小王总,还在私下聚会时大放厥词。

说什么华艺从来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兄弟的眼光是国际视野。

什么戏子就是戏子,没格局,上不了台面之类的话,那是一套一套的。

反正说来说去,就是强行挽尊。

不得不说在搞笑这方面小王总是专业的,着实让高飞心情愉快了一整天。

只是周易虽然没有吃下奈飞画下的大饼,但双方的沟通却没有就此中断。

保姆车里,只见韩莉一脸自信的轻笑道:

“自制剧不是那么好做的,奈飞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今年的动作说明了他们不准备在自制剧这条路子上走到黑了。”

“所以,接下来他们的选择就不难猜了,我想这趟咱们应该不会白来。”

闻听此言,高飞忍不住好笑道:

“造不如买嘛,我懂,古今中外的老手艺了。”

一百年前满清的买办是这么想的,一百年后也依旧如此。

不得不说,某些东西的生命力真得像臭水沟里的蟑螂一样强的惊人。

当然,相比于那些“满门忠烈”的买办家族,奈飞还是有点真本事的。

至少前年那部《纸牌屋就拍摄的着实不错。

虽然中外的政治生态和行为准则不同,但是某些点却是共通的。

尤其是该剧的出品人鲍尔·威利蒙,本身就精通政治。

要知道在进入影视行业之前,他就曾经做过查尔斯·舒默、霍华德·迪恩和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的助理。

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政客们的真实生活。

虽然有些东西涉及的保密以及小命的原因不能说,

但是米国政坛的某些玩法,他却改头换面的放进《纸牌屋里了。

这也是为什么前年当《纸牌屋播出之后,某些政坛人士也被吸引了。

甚至还感慨男主角的某些应对措施,还真有一定操作可行性!

也正是这些特殊之处,才使得《纸牌屋上线没多久就在全球爆火。

可以说真是这部《纸牌屋的胜利,才让奈飞对自制剧的未来充满信心,从而用无比高调的方式进入了原创内容市场。

光是去年一年,就足足在自制剧上烧了几十亿美刀。

当然,这也是奈飞方面自己选择的。

毕竟《纸牌屋第一季的每集平均制作成本,就足足高达450万美元。

可以说奈飞方面在被好莱坞放血多年之后,这回算是宁愿烧钱拍剧,也不愿意烧钱买剧了。

但《纸牌屋能成功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原著的质量奇高的原因。

所以并不是只要愿意烧钱,就一定会有好剧的。

在这一方面,奈飞其实犯了和阿狸、企鹅这些华夏互联网公司一样的错误。

不说别的,就说去年年初,顶着“史上最贵网络剧“头衔的奈飞自制剧《马可波罗一经播出引发中外热议。

这部在华夏网友眼中槽点满满的美剧,在欧美口碑也遭遇滑铁卢。

要知道《马可波罗第一季的制作费用可是比《纸牌屋还贵。

平均每集的拍摄成本足足高达900万美元左右。

可以说光是在《马可波罗这个项目上,奈飞就赔了两亿美刀。

不过赔就赔吧,以奈飞的财大气粗完全可以当交学费了。

但是重点在于,像这样的赔钱货奈飞手中还有好几个。

比如鬼才沃卓斯基姐妹的首部网剧作品《超感猎杀,单集制作费用就约要900万美元左右;

至于《青春韵律虽然即不叫好,也不叫座,但花费却一点没少。

第一季的12集就足足花费了1.2亿美元。

所以也不能怪奈飞今年一个劲儿的要砍原创剧。

毕竟再怎么家大业大,也架不住这么多赔钱货烧钱啊!

这也是为什么前年还意气风发的要实行自制剧战略的奈飞,今年会忽然来了一个战略大转弯的原因。

当然,就算自制剧不靠谱,奈飞也不大可能走回头路。

毕竟好莱坞的那群吸血鬼他们是见识过的,还不如烧钱拍剧呢。

所以几番衡量之后,奈飞这才将视线转向了全球的影视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