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定!”赵云安笑嘻嘻的答应了。
瞧着七弟信心满满的背影,赵云平叹气道:“年少不知愁滋味,七弟还是太年轻,不知道背书有多难。”
“哎,等到时候他挨打,我肯定不笑话他。”
赵云安带着书回到椒兰院,就进了自己的书房。
自从他定下了要读书,金氏就赶紧收拾出一个专门的书房来,专门给他用。
书房里头,摆着的桌椅板凳都是最好的料子,桌上练字用的笔墨纸砚也都上上等,偶尔赵云安都觉得,自己那□□爬字对不住这么贵的文房四宝。
既然打了赌,赵云安自然是要做到的。
刘夫子给的书有四本,分别是《弟子规》、《声律启蒙》①、《文字蒙求》、《增广贤文》。
其中没有最为常见的《三百千》,可见刘夫子肯定摸过他的底,知道他已经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四本书,一个月,平均7天就得背会一本书。
赵云安没急着读书背诵,反倒是拿出一张白纸计算起来。
古代的书都不够,言简意赅,其中孩童的启蒙读物更是如此。
《弟子规》一千多字,《声律启蒙》三千多字,《文字蒙求》两千多字,《增广贤文》快五千字。
共同点是都是为孩童启蒙所作,虽然重点不同,但同样朗朗上口。
为难的是很多都硬凑在一起,没有特别逻辑可以记忆的点,要靠死记硬背。
赵云安翻了一遍,就知道难点在哪里,要如何克服。
上辈子十几年的读书经验,赵云安不是天才,却能靠着奖学金一路读到大学毕业,就是因为他特别会总结分析,找方法,抓重点。
考前突击,他无比熟悉。
写写画画,赵云安将自己能用的时间安排好,还预留出三天查漏补缺的时间来。
等赵云衢回到家,听说了此事,心里头担心小弟弟发愁过来看看,就瞧见小小的人,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正读书呢。
读了一会儿,赵云安似乎累了,就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做着奇奇怪怪的动作,还喝了水,吃了放在一旁的小点心。
甚至还走到窗口,朝着远处瞭望,还神神叨叨的摸眼睛。
赵云衢看完觉得新奇,出声问道:“小七,你这是在干嘛呢?”
“大哥,你怎么来了?”
赵云衢十五岁,今年秋闱就要下场一试,如今也正是紧要关头,寻常赵云安都不敢去打扰。
赵云衢走进门,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听三弟说了族学的事情,特意过来看看你。”
“原本还怕你年纪小,心底难过,如今看来是不用担心了。”
赵云安嘿嘿一笑:“我跟三哥哥打赌,要是一个月后我都能背出来,三哥哥就要喊我哥哥。”
“促狭。”赵云衢摇头无奈。
“方才你在做什么呢,怎么又是摇晃身体,又是揉眼睛的?”
赵云安便道:“我想着背书也得讲究劳逸结合,累了就得起来活动筋骨,至于揉眼睛,我是怕看书太久,眼睛看坏了,所以让它休息休息。”
赵云衢听了,心底觉得很有道理:“人小鬼大,不过确实是有道理。”
“那等大哥读书累了也可以试试看,肯定有用。”赵云安笑嘻嘻的说。
赵云衢点头答应:“好,大哥待会儿就试试。”
说完又去看那张涂涂改改的纸:“这是什么?”
“这是我做的计划。”赵云安解释道,“一个月时间四本书,我要安排好时间,才能避免时间不够用。”
赵云衢这下子倒是真的惊讶了,忍不住多看了弟弟一眼。
临了,他又笑道:“你自己安排的很好,大哥原本还想看能不能帮忙,看来用不着。”
“怎么会,大哥来的刚刚好,弟弟读到一出不甚理解,大哥能不能说给我听。”
赵云安这可不是装的,成年人的思维也不是万能,他又没读过这些书,总有理解不到我的地方。
赵云衢自然也不会吝啬,抱着他实实在在的读了一会儿,确定弟弟无事才离开。
走到外头,依稀还能听见孩子朗朗读书声,赵云衢忽然笑了一声。
也许父亲说的对,他们家几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