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八十年代白月光> 第4章 老孙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老孙家(2 / 3)

是没有郝四道他们连西北风都喝不上。

分家不分账,以后淼淼爸挣的钱还要孝敬给万红英,困难时候老孙家不出点钱,他们吃的苦算什么?

老四媳妇不耐烦地说:“没有就是没有,你找别人借钱去!”

她哪里有空跟穷嫂子浪费时间?老四媳妇关上了门。

今天老孙家上下一片热闹,因为孙达夫妻俩打算给自己的老来女摆十桌大学酒。

昨天万红英收到消息,孙秋丫跟亲妈已经来到了和县招待所。为了做好这顿大学酒,一大清早孙家上下忙得风风火火,每个人走路像是能飞起。

“砰”的一声门被关上了,赵巧莲碰了一鼻子的灰。她盯着老孙家热闹忙碌的柴房,眼里充满了疑惑。

老孙家在做什么,不年不节的,一大清早厨房那么热闹?

赵巧莲转身恰好碰到了村里的屠户给老孙家送五花肉,两个嫂子手脚利索地送来烫好的碗筷,一脸喜气。赵巧莲问:“你们怎么来了?”

捧碗的嫂子笑吟吟地说,“还不是你家摆酒缺碗筷,你公婆昨天跟我们借的!嗳,不是我说,你们家秋丫考上大学,多争气啊!”

他们感叹道:“这人怎么这么能这么有能耐,脑子那么灵活,大学都能考得上,你们老孙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赵巧莲听到孙秋丫考上大学的消息很高兴,可是一颗心却止不住地发寒。孙达和万红英根本没请他们来喝酒!对待他们连路人都不如,她居然是问了别人才知道老孙家要办酒。

他们有钱给小姑办大学酒,却没钱给孙女治病?赵巧莲转头拍响了老孙家的门。

屋里。

万红英听媳妇说赵巧莲在拍门,厌恶地皱眉,“这讨债鬼!”

特意为这顿喜酒从城里回来的老大媳妇——覃兰,赶紧拦住婆婆,“妈,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别让她搅坏了秋丫的大学酒。”

老大媳妇口中的“亲家”是孙秋丫的亲生母亲。

孙秋丫的亲生父母在京城做官,家境十分殷实,她现在就是飞上枝头的凤凰,孙家再不趁机攀攀关系,以后就高攀不起了。

“她敢?看我不撕了她!”万红英沉着脸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扔给老四媳妇:“让她滚进来,今天厨房活多,给她找点活干。”

傍晚,孙秋丫母女来到了下杏村。

孙家的炉子烧了一整天,米饭的香气拌着柴火香勾得前后左右的邻里都能闻得到,这是连过年都没有的热闹。

老孙家的人在村口迎着她们,簇拥着她们一路走到老孙家。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稀罕地盯着俩人看,像是看稀有动物似的。

孙秋丫果然跟以前不一样了,好看得村里人都不敢认。春天,她走的时候还穿着一身半旧的棉衣,可是看看现在,从头到脚焕然一新:脚上穿的是擦得发亮的黑色小皮鞋,身上穿着一条白裙子,领口系一朵红色蝴蝶结,看起来摩登又俏皮。

半年没下地干过农活,她的皮肤都白了不少。孙秋丫现在改回了亲生父母的姓,叫杜秋雅,名字跟以前一样的念法,可是却有种说不出的文雅。

孙达夫妻俩收到她们来村里的消息喜出望外,吆喝全村人来喝喜酒。

孙达家准备了一天精心地摆了十桌酒。村里父老乡亲都来孙家看杜秋雅,给她贺喜。

赵巧莲没有心思为杜秋雅喜悦,她的心已经寒到了极点。

听说老孙家要摆喜酒是一回事,亲眼看到老孙家厨房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好肉好菜又是一回事。白花花的富强粉蒸出一笼笼的馒头,馒头喧软得就像棉花;细长的香米蒸出软糯喷香的米饭,做酒席的师傅背来三条十斤重的大黑鱼,更不提还有那一捆捆香烟、一整缸米酒,老孙家的男人流水一样地往家里拉东西。

耗费之多,让赵巧莲瞠目结舌,哪怕几个媳妇结婚时老孙家都没摆过那么丰盛的肉菜。做这顿酒席随便一样肉菜的耗费,都能给淼淼舒舒服服地养病,这叫没钱?

赵巧莲和孙友善挣的工分和钱还落在老孙家,公婆花他们的血汗钱给一个养女办喜酒,却只给了她三块钱医药费。

她越想越心越沉,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