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人在斗罗,我把蓝银皇吃了> 60、58.好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58.好笑(2 / 2)

姆和哈克找到黄金而告结束,但作者最后又在读者心里埋下了一颗悬念的种子,那就是汤姆和哈克决定要去当强盗。这么起起伏伏、迭迭荡荡的悬念大大激发了读者的想像力、理解创造力和阅读兴趣,使他们的内在感官在心灵深处产生出一种游戏快乐和美的感受。[3]

后世影响

编辑

汤姆·索亚历险

58.好笑

记(漫画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漫画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是史上最经典的历险记之一。该书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年),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还原了19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正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哈克贝利·费恩”,因此也被认为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篇。

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只选入了梗概和精彩片段)、苏教版初中7年级上册课本和川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32课,受到广大学生及读者的欢迎。[5]

作者简介

编辑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真实姓

姓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9]

词条图册

参考资料

1

[美]马克·吐温著张建平译.汤姆·索亚历险记.上海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07-01:封底

2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作品精选01彩插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3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永恒魅力曹山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

4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文导读英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2010

6

汤姆·索亚历险记.易文网.2011-8-25[引用日期2014-11-8]

7

《汤姆·索亚历险记》: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范林琴琼-《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